考公製度的實施,不僅為國家輸送了一批批高素質的公職人員,也激勵著廣大青年努力學習、追求卓越。同時,它還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為每個人提供了平等的競爭機會。所以考貢競爭異常激烈,每年都吸引著無數有誌之士參與其中。
但是現實很殘酷,每年的崗位很少,參加的人數是崗位需求的六七倍,對於一些專業不友好的人來說,那就是五六百比一了,更更離譜的是出現過1000:1的崗位,所以注定有些人是要被淘汰的。
華夏國也陸續做了一些政策,消解考公熱度,促進大眾理性考公,也頗有成效,然而在經濟不發達的南雲省,依然熱度不減,所以南雲的培訓機構遍布各個州府。
大概培訓真的賺錢,也似乎什麼人都能去開個培訓班。
今年是李葉在藍筆公考培訓第一年頭,大學畢業那年李葉也是積極找工作,想著離家近一點,但是對於他二本學曆來說,離家近一點的好崗位並不需要他,於是找了個私企一幹幹了幾年,也吃了幾年的餅,似乎也是害怕去改變。
2122年李葉在父親李天逸的勸說下辭職了,說他那個工作隻能混個溫飽,以後結婚怎麼辦。但辭職了那不是溫飽都沒有了嘛,李葉總是這樣想。李天逸每年都讓他去考公,但對李葉的專業而言真的太難了,今年他同意去試試,自己也小有積蓄,準備報個培訓班。
網上看到培訓班宣傳的太假了,魚龍混雜,不就是玩一個概率嘛,雖然說培訓可以有一定的作用,真正靠的還是自己吧。思來想去,還是報一個大一點的機構,有人帶領總比摸索著強,最終選擇了藍筆公考。
藍筆公考以其專業的教學團隊、優質的課程體係和良好的口碑而聞名遐邇,據說已經成立了100多年,真是一個徹徹底底老字號啊。
在漫長的培訓期間,李葉猶如一台不知疲倦的機器,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傾注於學習之中。他每日清晨便早早起床,直至深夜方才入眠,分秒必爭地去汲取知識、鑽研技巧。
無論是課堂上聚精會神的聽講,自習裏孜孜不倦的複習與大量刷題,亦或是與同學分享討論……每一個瞬間,無不見證著他那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決心。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兩年已逝,李葉卻依舊沒有考上,每次考試總是僅差那麼一點點就能進入麵試環節。
然而正是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差距,卻如同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橫亙在眼前,讓他倍感無奈和沮喪。可能對手太強,自己太笨了吧。
可即便如此,李葉也從未有過絲毫動搖或退縮之意;相反地,這種執念愈發深刻,如同染上癮般難以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