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目瞪口呆望著嚴鬆一臉又急又氣,又是認真的摸樣。
“撲哧!”白衣人身後,一人輕笑:“咱們家榮榮才多大,你就來提親了,你是怕她將來被人搶了還是怎麼的。”
白衣人也是一笑:“這位嚴公子,若是要提親的話,還請令尊前來。”
榮榮一張如玉般的臉,半紅半白,望著嚴鬆,小胸膛,不住起伏。
“我是來和榮榮提親,管你們什麼事。”嚴鬆被兩人這笑,說得麵上一紅,可心裏不甘,又是一聲怒喝。
“我看這小子脾氣暴躁啊,和榮榮差不多。”白衣人身後又是傳來一聲輕笑。
“什麼差不多,巴爾斯,我和他沒喲一根頭發絲的關係。”榮榮一哼,往後瞪了一眼,轉頭抱著白衣人一聲抱怨:“哥,我要回家,這討厭鬼最煩人,我不想看著他,我要回家!”
“哈斯,咱們家榮榮急了。”巴爾斯一笑,眉一挑:“或者是害羞了。”
“誰是你們家的。”榮榮一瞪又是一哼。
“哈斯都是我們家的,你是他妹妹,不就是我們家的。”巴爾斯再是一笑,一臉得意,隻看著那小丫頭,一臉氣鼓鼓的摸樣,心裏更是歡暢。
“好了,你們兩,一見麵就吵嘴。”連子一聲無奈歎息,朝著嚴鬆一個點頭,便是轉身,將兩個小家夥抱上馬,身子一縱,到了兩人身後。
”我是來提親的。”嚴鬆一臉不甘,擋在白馬之前:“我是臨淵養生堂嚴正的兒子,我要娶停笑樓的榮榮為妻!”
話落,眾人又是一陣好笑。
“養生堂了不起啊。”榮榮麵上已經紅如血滴,一臉得意:“我告訴你,我喜歡的是像我哥這樣,有英雄氣概的男子漢,不是像你這樣婆婆媽媽的討厭鬼,我以後隻嫁大將軍,才不會嫁你呢。”
嚴鬆緊咬著牙關望著白馬離去,雙拳緊握,一臉不甘。
半響,抬頭望著那僅剩背影的,嚴鬆一臉肅色,一聲低語:“我會成為大英雄,大將軍的,榮榮,我就是要娶你。”
番外:停笑樓
停笑樓,雖名為樓,實際卻隻是一座小院,臨水而建。院中,一院桃花,小橋流水,很是雅致。
院門輕推,一道墨色長衫的身影走了進來,聽見聲響,桃花樹下,閉目小歇的人微微一動,將遮在麵前一把紙扇一掀,望著那人一笑。
”今日作何而來?”
“尋老友喝酒!”
“我這院中可是隻有猴兒酒,沒有你慣喝的佳釀!”
“可你這猴兒酒卻是天下最好的猴兒酒,上一壺。”
“用何下酒?”
“今日換換口味,要老板娘親手的蓮子羹。”
“蓮子羹?你這換的口味還真是奇怪,天下間還有人像你這般用蓮子羹下酒的?”
“今日不就有了?”
“我看你是餓了,我讓連翹先做一桌子吃的,晚上再拿酒。”
“老友就是老友。”
兩人撫掌而笑。
院門又是傳來一聲輕響,一行人從外走來。
“爹,我回來了。”連子一進門便是大聲一句嚷嚷,轉眼瞧見一旁墨色的聲音,神色一變。疾步到他身前,一聲抱怨:“我說父親,你可不可以不要三天兩頭往這兒跑?買次都是不說一聲,就把爛攤子丟給我和皇叔,海藻皇嫂如今又病了,他還得幫你應付那些大臣,有你這麼做皇帝的嗎。”
“我說要退位,你們又不讓,我能有什麼辦法,酒癮來了,那裏受的住。”戚雲伐一笑,雙臂伸出,朝著還掛在連子脖上肩頭的兩個小家夥,一笑:“來,讓義父抱抱。”
連蓬歡騰一聲,就撲到了戚雲伐懷裏,榮榮卻是一臉不快,小嘴撅著老高。
“誰欺負我們家榮榮了,都可以掛油壺子了。”榮天麟調笑一聲,一手接過榮榮,側頭朝著連子一個點頭:“你去洗漱洗漱,收拾一笑,正好你娘今日多做了幾樣菜。”
連子點頭一應,將路上所遇的那嚴鬆與眾人說了一道,又是惹得榮榮小嘴撅起,一院子人大笑。
“對了,蒼耳、麥冬,龍葵和小茴也來了。”榮天麟一笑:“你們今日到,他們昨日到的。小茴害喜害得厲害,麥冬驚張,就將她送到這裏,路過安嶽時,龍葵硬是要來,蒼耳也就來了。”
“葵姨又有喜啦。”連子一笑:“早知道,我該多準備些禮物過來,還有茴姨,他和麥叔成親了五年才有,這次一定要送份大的。”
榮天麟與連翹成婚次年,龍葵與蒼耳便也成了婚,連翹也生了一個女兒,取名榮榮。又過了三年,麥冬與小茴也定了親,無雙和娉婷暗生了情愫。五年前,兩隊新人正好一同成親。也是那年,連翹又生了個兒子,就是那粉嫩嫩肉嘟嘟連蓬。連翹帶著兩個小家夥去賀喜,居然陰差陽錯得讓兩個小家夥,湊成了又一樁婚事,便是連瑞和安嶽一布莊老板的女兒,名喚未央。
“連子。”一旁歡喜輕喚。院中歡笑,也是驚動了連翹,一手托著托盤,連翹正往院中走來:“還有巴爾斯,什麼時候到的?”
“剛到!”連子疾步上前,將連翹手中托盤接過,一手挽在她後背。
連翹側眼一撇也是瞧見了含笑的戚雲伐一愣:“你也是今日?”
點頭一笑。
“你們這是趕巧了還是商量好了的啊。”連翹一笑:“不來便是不來,一來便又都來了,晚上要是沒屋子給你們住了,自個兒躺院子去。”
“沒事,娘親!”連蓬從戚雲伐懷裏撐出一顆腦袋,一笑:“要是哥哥沒有屋子睡了,我的床可以分他一半的。”
聞言,院內又是一片歡聲,院中桃花,如醉,如夢。
史料記載,齊國慈康皇太後(幺蛾子太後)與六賢王密謀叛亂,六賢王當場抓獲,三日後處以淩遲,慈康皇太後逃出齊京,又秘藏私兵圍困太上皇行宮,行宮盡毀。七賢王領兵緝拿,三月後在齊、榮兩國邊境將之當場格殺。
次年,齊榮兩國簽下和談書,定二十年不再見兵亂之約。次年秋,齊軒帝頒發皇榜,替當年三皇子妃平返。三皇子妃為揭發慈康皇太後與六賢王陰謀,遭迫,身懷龍子隱於世,孝瑞皇後參與叛逆一事,證據確鑿,貶為庶民,發配邊疆。封已故三皇子妃為德賢皇後,尋回當年遺孤,榮瑞祥王義子,榮連,封其太子,賜名戚軒轅。
後世史料記載。轅朝開國之君,戚軒轅,二十七歲少年天子,一並齊、榮兩國,改稱轅國,國號太初。開國大將軍,嚴鬆及其麾下五大鐵將,黃顯,陸鶴,白軍易,張廣,周斌。六人為轅帝建國最大功臣。後世研究,轅朝開國之初得知,轅帝能在十年間將兩國合並,一統中原,最大的關鍵在於,二十年前,齊、榮兩國所簽訂的不戰合約,又有人大膽猜測,轅帝建國之初之順利,恐是得了齊軒帝,榮雍帝暗中幫助。
無論功過,轅帝乃是前後五百年,千年間,唯一能與軒轅大帝相提並論的一代帝王。他一生中,數次與親赴草原,與草原王塔塔爾克.巴爾斯共商百年大計。糧產、絲綢。茶葉漸漸滲透到草原之中,而畜牧,馬術也是被廣大中原人接受。
而除了這一代帝王,曆史中,還有一位人物,被廣為流傳,此人便是與這轅帝有著不少淵源的瑞祥王妃。
瑞祥王妃,其名不詳,一生中樂善好施,將藥膳、要理推廣與齊、榮兩國。民間又稱其為藥膳王妃。
而民間雜記中記載,藥膳王妃曾三次親到淮安,掃墓祭奠先人。一次,乃是齊、榮兩國簽訂合約當年。據說,那被祭拜的先人,姓李。第二次,乃是三年之後,王妃曾親自為一連姓之人立碑。第三次,是在七年之後,民間有人傳聞,那是王妃生母。其後,王妃便於瑞祥王定居臨淵,終身未再歸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