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遠處傳來急急鑼聲,驚呼聲傳來:“不得了嘍,大河決堤嘍,快逃命啊!”
嶽和急忙到前門外一望。(外景:)隻見遠處,一米多高的洪水咆哮而來,嶽和急忙轉身,試圖進入另一口花缸,洪水轟然破門而入,院牆同時倒塌。洪水陡漲齊胸,花缸浮起。嶽和手攀兩口缸沿掙紮,安人坐缸差點側翻,嬰兒又哭。洪水齊肩,嶽和絕望,拉著妻子的手哭道:“安人,此乃天數,我今必死無疑,望你好生照顧此兒,保住嶽門一點血脈。我在九泉之下亦當感你恩德”,說著將一包袱交與安人,安人接過,二人相視大哭不止。
(9)洪水漫天翻滾,一個大浪將母子花缸推開,嘩啦啦房屋倒塌,嶽家上下眾人紛紛逃命,被洪水淹沒。嶽和所抓花缸傾複被扣缸下,一個大浪卷來,沉沒水底。姚氏安人悲啼不止。花缸隨波漂去,漂向遠方。
外景:洪水滔天,望不著邊,天色昏暗,大雨驚雷,花缸在各種漂流物和隱若掙紮浮沉的人影襯托下,隨波逐流,漸漸遠去。
近鏡頭:嶽母護著嬰兒,扯過衣襟遮護。
(10)外景:河北內黃縣麒麟村。(村落群)雨停,天色晦暗。村外十餘米高的大堤外。洪水滔滔,水麵漂浮著倒屋毀掉的木材、破損的家具、淹死的牲畜,遠處隱若可見死屍等。
背景音樂(悲憤哀怨):詞:千裏水患千年難,兩岸百姓苦中熬,洪水來時滔天浪,決堤倒垸命難逃;洪水退去又連旱,禾苗枯死粒不收,何日盼得水患平,百姓安寧樂逍遙。
(11)近景:(A)大堤上,數十村民衣衫不整,疲備不堪。因護住了大堤而有幾分欣慰。(B)村民甲:“真要命,已經三個通宵了,幸得大家齊心,保住了這段大堤,要不然,又不知被洪水衝到哪裏去了。”(C)一個手提銅鑼的中年人宣布:“裏正有話,各村留一人巡邏守堤,其餘各自回去歇息,有了險情,聽鳴鑼為號,齊來護堤要緊。”(D)有人離去,“我的骨架都要散了。有人留下來打撈飄來的木材、什物等。(E)有兩人為爭奪一個木箱爭執,被一長者至止,“什麼時候,別人連姓命都保不住。你們還有心思爭執。”二人放下,繼續打撈。(F)遠處飄過來一口大缸,缸上空有鳥盤旋,缸沿有鳥停落。缸慚近。村民乙:“你們看,那缸不知從何處飄來。竟未沉沒。”因缸不值錢,無人顧及。花缸漸漸飄近堤岸。在一個回灣處旋轉。
(12)王明帶王安及一家人在堤上觀看,王明看到花缸,對王安:“你去向李三借根鉤杆過來,把大缸鉤攏來看。”王安:“是”,借來鉤杆,將鳥驅散,鉤攏花缸,花缸裏安昏迷的嶽安人和沉睡的小孩,
多人圍過來觀看,有人說:“這也出奇,不知這人是死是活。”王明吩咐王安:“快把人拉上來,若還活著,可是一件大大的功德。”
王安:“是”。對圍觀者中叫道:“李三哥,陳四叔,來幫幫手,”幾人合力將花缸抬上岸來。
王安用手到安人鼻子邊試試,道:“員外,人還活著。古人雲,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小的看,此必有些來頭。老爺說昨晚三更夢見空中火光衝天。是要相遇貴人之兆。莫不應在此人身上。”王明:“一派胡言,還不快快救人要緊,”
王安手掐安人人中,安人悠悠醒轉,輕輕地哼了一聲。王明上前問話:“啊,好了,這位安人請了,你家住何處,姓甚名誰,如何獨自飄流至此。”
安人掙開無神的眼光看了看,複又閉上。王安上前大聲:“這位奶奶可是耳聾?我家員外問你何方人氏,為何坐著這缸獨自飄流至此。”
稍傾,安人又掙開眼睛,無力地問:“此間莫不是陰曹地府麼?”
王安:“這位奶奶好笑,好好的人間,怎麼說是陰曹地府起來。”
姚氏淚流不止,無力答話,小孩在懷中熟睡不醒。王明道:“王安,快別問了,先把人弄家去再處”王安:“是”,遂向鄰人借了打撈上來的一塊門板,自己身上脫件幹衣裳墊著,將姚氏扶出花缸,小孩乃未見醒。
安人抱小孩坐於門板上,王安同家人一起抬著望王家莊去。王明和若幹村民跟上。
有人說:“王員外真是菩薩心腸,這年月,撿兩個吃飯的回去,”有人說:“你這人好不懂事,人家遭難飄流至此,難道見死不救不成,這正是王員外的好處呢。你這樣心腸,說不定哪天洪水將你也卷了喂魚去。”
(13)近景:麒麟村王宅,比嶽家莊較好的一座宅院,大門上方有“太原府弟”字樣。王安二人抬著嶽安人母子進入前棟門廳放下,有家人,丫環出來接住。王明吩咐一家人:“你快去拿條凳子來,扶安人起來坐下。”又吩咐丫環:“速去請夫人出來,然後速去弄一碗薑湯,汆幾個雞蛋來,”
家人搬來一張凳子,扶姚氏坐下,姚氏感激地望望王安、王明,此時小孩已醒,掙著烏亮的眼望著王明等,像到了家一樣。王明上前摸摸小孩:“這孩兒真可愛,”對姚氏道,“安人,我這裏是河北大名府內黃縣麒麟村,老漢姓王名明,不知安人家住何方為何孤身到此。”姚氏悲悲戚戚、珠淚雙流,咽聲訴說:“妾身姚氏,乃相州湯陰縣嶽家莊人氏,此兒剛產下三天,遭黃河決堤,洪水泛漲,房屋摧毀,丈夫嶽和及家人皆被洪水卷走,無有下落,妾身受道士留言指點,抱小兒坐在缸內,飄流至此,自知必死無疑,今蒙員外搭救,此恩此德,沒齒難忘。”言畢悲泣不止。
王氏安人從內室出來,聞聽姚氏哭訴後,見姚氏端莊穩重,小孩相貌非凡,十分歡喜,急上前勸慰:“這位安人且勿悲傷,我是這家的院君何氏,我家員外極是肯方便人的。安人盡可放心,暫且安頓下來再處,切勿見外,王家決不少了你母子這碗飯。”嶽安人感激一望,又淚流不止。
梅香端來一碗熱湯,內汆兩個雞蛋,遞與姚氏:“安人且暫忍悲傷,吃點東西吧。”姚氏感激地接過碗,邊吃,又悲泣起來。
圍觀者逐漸離去,有人歎息,“真可憐哪,要不遇上王員外家這樣的好人,怕是沒救了啊。
何氏:“梅香,安人一路勞頓,十分疲勞,你速去收拾東首兩間空房。到我房裏拿一套幹淨被褥和幾件幹淨衣裳。送幾桶熱水,請安人疏洗歇息去吧。”姚氏放下空碗,起身欲跪謝。何氏急上前阻止,“不必拘禮,誰人都難免三災兩難,這樣就顯得生分了。”王明道:“安人放心,你母子暫且安頓在此,家裏有信則好,無信盡可安心住下,我這裏柴米盡有,且再從長計議。”姚氏:“多謝員外、安人大義相救,妾身感激不盡。”梅香引導嶽安人入內。安頓下來。
(14)內景:(第二天上午九時左右)王宅院內,東麵平房,雙合雕花門,外客內臥。室內,設桌凳、搖籃等,桌上有食盒和剛用完飯菜的痕跡,姚氏收齊整,麵容乃顯蒼白憔悴,坐在搖籃邊,輕輕地搖著,口中輕哼催眠小曲。小兒仰臥搖籃,烏亮的眼睛四處張望,小手小腳動彈不止,天真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