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遞過藥湯來,齊夫人喝了,然後躺下不題。
齊林臨時決定,不再攻打襄陽,如此,夜晚裏不是朝襄陽縣衙出發,而是去那離自己鄉村更近的保康縣。
不想,那襄陽縣衙日前遭了一回泥人進攻,所幸天降大雨,撿回小命,戰戰兢兢的去求保康知縣,說是看在齊林所在鄉村比鄰保康的緣故,求他發兵剿滅,既是救襄陽也是救保康。
保康知縣素來是個迷信的人,心想,齊林等人雖浪蕩江湖,然而在鄉村裏暗暗勾結鄉民無數,大談男女平等、富貴均分,終有一天會造反,這保康距那齊林一鄉不過數裏之遙,他反時,我豈得自保?
但是,這舉兵之事就要耗費錢財,他不來惹我,我便按兵不動。他把襄陽知縣推出門去了。
他雖按兵不動,卻對齊林等早有防備,在附近安下耳線,聽得密報,說是齊林因禍事已逃回襄陽,害怕有變,把縣下各鄉鎮旗兵、鄉勇,以及防守城池、倉庫、監獄、塘汛的士兵都調回。
他把旗兵、鄉勇秘密隱藏在縣衙附近,晝夜不出,專等他來攻打縣衙。
又聽道士說,兵勇除了武器之外,還要隨身攜帶水袋、竹水槍,如見有人平白無故飛升,即是先用竹水槍朝他噴水,見他落地,再用火銃射他。
那一般兵勇裏,還參雜了一些道士,他們兜裏穿著降妖符咒、手裏提著念咒時用來敲打的鑼鼓,隻待齊林的人來時,鑼鼓齊鳴,將符咒打出,隨即念咒降他妖術,好捉拿他。
齊林一行身穿白衣,一路去保康縣衙。
那夜晚裏,雖是冷風刺骨,卻有探子見驛道上白晃晃一片人影,朝保康奔來,知道齊林率眾傾巢而出,勢必是去攻打保康縣衙,已是快馬回報。
待齊林人馬到了縣衙外時,見大門緊閉,一個值更和守門人也沒有,正要用圓木大柱撞那縣衙大門,不想,在頃刻之間,無數火把從眾人後麵照的如同白晝。
回頭去看,四麵八方都是旗兵鄉勇,把他們包圍個水泄不通。又回頭看那縣衙大門,見縣衙圍牆上露出無數火把來,牆頭之上,已架滿火銃。
這如何是好?
齊林從兜裏取出一把紙人來,吹了口氣,朝空中一揚,那些紙人紛紛化著人形,舉著刀槍,猛的朝火光下的官兵殺去。眼看黑壓壓一片,就要衝進官兵的隊伍中。
這時候,見官兵裏走出些道人來,從兜裏摸出符咒打來,一時間鑼鼓齊鳴,卻沒有擋住齊林的紙人進攻,眼看那些紙人化著的人就要殺開一條血路。
官兵掏出腰間的竹水槍,朝那些殺過來的人噴水,頃刻,那些人被水淋濕,又化著紙人,飄飄搖搖的落到地上。
就在此時,官兵裏外開火,喊殺聲,咒罵聲,鑼鼓聲混雜在一起,縣衙圍牆之外,一下子血流成河。
齊林見此情景,叫聲“撤退!”,揮刀騰起,那飛雲靴托著他,已飛出兩丈之外。
縣衙圍牆上觀戰的知縣見了,大叫:“用火銃射他,別放跑了賊首!”
一下子,弓箭呼呼齊發,火銃砰砰著響,又騰起來的齊林被火銃擊中,從那兩丈高的空中跌落下來,倒地嗚呼哀哉。
可惜這一代豪傑,隻是在一場小戰中喪命,然而誰也想不到的是,齊林的名字卻會出現在後來的曆史書中,讓千秋萬代的人們大眾歌頌傳說。
齊林一死,鄉民難擋官兵圍殺,隻是找不到逃跑的地方。
這時候,天已大亮,見齊林手下鄉民已全部戰死,一些人甚至身首異處。
按理說,大戰告捷,知縣應該高興才是,不知他怎麼高興不起來,一心隻是迷信那飛雲靴。
他找到齊林屍體,除下齊林屍體腳上的鞋子,拿到懷裏藏好。
知縣安排人手打掃戰場,自己倒先回去了。
回到縣衙,見四下無人,才悄悄打開,仔細看,此靴並無特別之處,隻是在靴底鑲著虎皮罷了,內中露一些黃紙,似符咒一般,恰是畫符寫咒用的朱砂痕跡。
次日知縣寫好奏折彙報戰功,卻把飛雲靴隱瞞不報,藏於內室,在後來的幾天裏,在無人時,每每拿出來穿,在壩子裏學做騰飛之狀。
過了幾天,居然可騰起數尺之高,一丈之遠,認為自己撿得一件至寶,甚是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