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18日,星期六,上午10點,位於西安西北的麟遊縣不大的縣城裏,已經是鑼鼓喧天,按照華國慣例,這是有一批中小學生被組織進行某項慶祝活動。
“馬尚豪,你的暑假作業做好了嗎?”一個大眼睛長發小女孩問道。
她前麵的一個小個頭男孩答道:“早就做好了,嶽青,你呢”
嶽青道:“我還沒有做好呢,你的能不能借我抄下?”小丫頭表情怪異的道。
馬尚豪道:“好吧,下午我送到你家去”
旁邊的一個老師聽到他們這麼說,嚴厲道:“抄作業?虧你們想得出來的,嚴肅點,準備好,今天的事情很重要,千萬不要出錯了。”
實際上,這天對於人口不過40萬的,平均海拔1500米的黃土高原縣城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日子。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留學海外,後來進入星條國某超級公司擔任技術總監的林萍之先生,為麟遊縣捐贈的圖書館已經竣工落成,今天是開館典禮,全縣1200多名中小學生都被叫來進行慶祝。
這座林萍之先生捐款1000萬星條幣(不必多說了吧,也就是跟華幣1:8),曆時8個月建設、安裝、調試,擁有80萬套各類書籍,安裝了最新監控電腦、電腦檔案查詢、大型後備電源、200個閱讀位置的圖書館,可以說是麟遊縣有識之士企盼已久的了。
原本麟遊縣的圖書館,不過千把本圖書,還大多都是破破爛爛過時書籍,林萍之先生回家鄉探親時,看到自己小時候流連忘返的圖書館破爛樣子,考慮到自己手頭寬裕,加上原本在家鄉讀書時候,鄰居們的竭力幫助,縣領導們自願捐款3個月工資送自己出國留學,因此,除了在本地建設一家小型加工企業外,就捐贈了這麼一座圖書館。
(縣領導捐工資助學,20年前有,而且不是個別現象,現在。。。。。。)
40剛出頭的林萍之先生欣慰的看著身邊這些孩子,想到今後這些孩子課餘時間,可以在這個圖書館看到各種大城市才有的書籍,豐富他們的知識結構,不禁嘴角上翹起來。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幾個腆著將軍肚的縣領導開始向主席台彙集,準備致詞祝賀。林萍之厭惡的看著這些人,想著他們連續幾天在縣城賓館拚酒的醜態,心想當初馬縣長他們會這樣厚顏無恥嗎?
(林萍之10多年前出國,領導早就換了幾批了)
好不容易等到領導的屁放完,彩帶剪斷,孩子們終於舒了口氣,唉唉喲喲的呻吟著找地方坐下來休息。也是啊,就算是成年人,也受不了連續3個多小時的站立、喊口號,何況這些孩子呢。
林萍之突然看到一個可愛的10歲左右的小孩子在那裏念念有詞,於是走上前去,問道:“小朋友,你叫啥名字?喜歡圖書館嗎?”
**************************************************************************
馬尚豪剛好剛剛10歲,不,應該說,今天剛剛10歲,生日時辰就在幾小時前。
早上起床後,爺爺親自給自己端來了一個煎雞蛋,一杯牛奶,幾塊雞蛋糕。馬尚豪家不窮,應該說,在本縣,實際上可以算首富。馬尚豪的爺爺的兄弟,就是當年帶頭捐款給林萍之出國留學的馬縣長,他們馬家可是有20多人當官的,目前,最低的也是縣級市的市長。
馬尚豪的父親,目前在南滬市做生意呢,很少回來,馬尚豪大多數時間都是跟爺爺、奶奶以及一大家子門房親戚住在一起。隻有在過年的時候,馬尚豪的父母才會回家幾天,畢竟,馬尚豪的父親肩膀上,承擔著直係20多口、全家族200多口的生活費用的問題和主要經濟來源。
馬尚豪的爺爺輩,曾經有40多人在動亂年代前就當官,動亂開始後,被強行安上當年馬幫匪徒家屬的罪名,死的死,殘的殘,馬家幾乎所有當官的都被趕下台。說實話,當年西北造反的馬幫,還真的是馬家的一家子,不過,由於馬家的特殊規矩,獨立出去罷了。
馬家有三條怪異的規矩:
第一條:馬家的家主,必須是上任家主的兒子或者孫子,這個新家主的親生母親,不能是漢族,也不能跟奶奶、太奶奶同一民族;不過,奇怪的是,雖然混血嚴重,但是馬家家主卻在相貌上一點都看不出混血的樣子。
第二條:所有的旁係親屬,在三代後可以回歸家族,但是上任家主的兒子,隻能留下一個,其他都必須離開家族,同時不得為官;這條規定,讓馬家在兵荒馬亂中保留了強大的繁衍機會。
第三條:縣城西北麵的屏風山,凡是馬家的人都必須要去祭拜三次,少於三次的,不入族譜,不過,沒有人知道為啥要去祭拜,一般人都是10歲去一次,結婚前去一次,有了第一個兒子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