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秋季,對從春天開始忙碌,又經過夏季炙烤的人們來說,這是一個收獲的時節,掛滿枝頭的水果和田野裏金黃的粟米讓人們的心中充滿希望,隻要在寒冷的北令海冷風到來之前完成收割,人們就可以在家中度過一個溫暖祥和的冬季。
望東鎮坐落於火國中北部海濱,是火國北部沿海兩千多裏海岸線中一個小小的鎮子,不過作為北海岸線最中間的一個集鎮,望東鎮的位置非常重要,鎮子的西邊就是火國最大的平原尖石平原,往東則是人煙稀少的灘塗沼澤,人們必須在望東鎮乘坐海船才能前往火國東部的領土。火國其實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個大島,在海島的最東邊和最西邊各有一座火山,相傳在火山迸發的最厲害的時候,滾燙的岩漿最遠甚至蔓延到了數百裏之外,從尖石平原看去,除了遮天蔽日的火山灰之外,還能看到被岩漿映射的通紅的煙塵,大島也因此得名火島,人們也因此把火島周圍的海域稱為火燒海。火島上的人類經曆了漫長的繁衍之後,還建立起了一個小國,也被稱之為火國。火國對火島的統治非常寬鬆,再考慮到望東鎮是因為東西來往的客商自發形成的集鎮,所以在望東鎮上沒有設置官吏,很多民俗事務均由鎮上的鄉老們商議決定。
望東鎮一部分居民以打漁為生,還有一部分從事粟米的耕作,另外還有少量獵人,鎮東南方的圍沙山脈是天然的獵場,茂密的原始森林為動物提供了很好的生長環境。經過多年的發展,望東鎮已經有萬餘居民,如果不是因為圍沙山脈裏的獸患無法根除,望東鎮早就成了尖石平原的又一座大城。
火島因海而生、因海而興,望東鎮的居民也最愛大海,到了掌燈時分,三三兩兩的人群開始在海灘上出沒,大多數人都在沙灘上挖海蟹,據說尖石平原的大城時興吃這種火燒海特有的紅背海蟹,一斤可以賣到二十文錢的高價。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忙著抓螃蟹,海灘上還有個身著短衫短褲的滿臉皺紋的老頭正在端著步子,望東鎮的居民都知道那是老卜頭,據說他做過數十年的水手,到過很多地方,對火燒海域了如指掌,甚至達到過傳說中極北的北令海。老卜頭似乎心有旁騖,走路心不在焉,眉頭也一直沒能舒展開,好幾個熟人從身前經過都沒看出來。
夜色漸漸加深,挖蟹人都三三兩兩離開了,海風習習吹來,帶著特有的海腥味,老卜頭下意識的縮了下脖子,瞬間清醒過來,放佛回到了年輕時在北令海的時光,他覺得那種痛徹心扉的寒冷會伴隨他一輩子。
“卜叔,趕緊回家吧,大家夥都等著你吃晚飯呢!”,遠處響起一個年輕的聲音,聲音洪亮,透著點坦然,不用抬頭老卜頭也知道那是他的義子子莊的聲音。老卜頭大半輩子都在海船上,迫於生計,一直沒有結婚生子,原本以為自己會孤老而終,或許是老天待他不薄,也或許是命中注定,在他年過半百的一次遠航途中,他在一個被海盜襲擊的海島上發現了四個死裏逃生的孩童,一番死都之後終於殺死所有的海盜將孩童都救了出來,船東覺得老卜頭跟了自己大半輩子,決定補償他讓四個孩童拜他為義父,由他撫養,並當場決定給予了他一筆不菲的金錢,這也成為老卜頭最後一次出海遠航。回到火國之後,老張頭聽從了一個號稱鐵口神算相士的建議,並沒有讓四個孩童跟隨自己姓,而是改姓“子”,並賜名“莊嚴肅穆”,相士還囑咐老卜頭,四個孩童最好稱呼他為叔,至於具體的涵義,老卜頭其實並不太了解,隻覺得相士說的頭頭是道,並為四個孩童取了極好的名字,對相士言聽計從,並當場付了一兩銀子的酬金,還為他備齊了十條足斤的銀鱗魚。一晃十三年過去了,最大的子莊已經十六歲,最小的子穆也已經十四歲了,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老卜頭直覺得自己這輩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