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代表村裏簽字(1 / 2)

第三章代表村裏簽字

村中央是一個緩緩的斜坡,一條村中路從中而過,把背山村分為兩邊。斜坡靠右邊的正是楊遠行三叔的房子。此時一大幫村眾正在三叔房子前麵商討事情一般,七八張的矮凳子上各自坐滿人員在聊天。

“你們在這裏開什麼黨委會,這麼熱鬧。”

楊遠行走過去他們人群中說道。

“遠行,穿得這麼斯文,準備去哪裏看妹子。”

“遠行,今年我們村準備請歌舞團來村裏表演,你捐獻多少呀?”

……

眾村民紛紛對著楊遠行說道。

楊遠行跟三叔三嬸打個招呼,然後說道:“是誰帶頭說要搞歌舞團的?”

這時,從三叔的樓房出來一位三十歲左右,打扮斯文,樣貌俊朗的男子,他看到楊遠行,遠遠就笑嗬嗬的說道:“遠行老板,什麼時候回來了。”

“嗬嗬,金冠哥你才是大老板,今年怎麼回家這麼早了?”楊遠行對著楊金冠說道。

一位村民說道:“金冠哥大老板,他帶頭要搞歌舞團的。”

楊遠行從眾村民們的談話中,終於知道原來是楊金冠帶頭搞歌舞團的。楊金冠是楊遠行的同堂大哥,不過也是這麼多兄弟姐妹中最有本事的一位。

初中沒有畢業的楊金冠,早早到大城市闖蕩,幾年下來開了好幾家連鎖手機店,到現在身價最低估計超過百萬,現在車房什麼都有了,由於為人豪爽,所以他今年特別帶頭搞歌舞團,希望年宵節那天讓大家過個愉快的夜晚。

眾人在一陣討論下,熱鬧非凡。

隨後,一位身材肥大,打扮一般,大約四十歲左右,粗頭大耳的男子駕駛一輛摩托車來到楊遠行三叔家。

“是你們村要搞歌舞團,這個是我的名片。”頭發有些光禿的大男子,停下摩托車後,向眾人邊發名片說道。

“搞一場歌舞團要多少錢呀?”一位村民問道。

“搞一場的話,需要五千左右,不過,你們村單獨搞一場歌舞團的話,我們很難安排時間出來,因為你們村初二是年宵節,這附近好多村這天也是年宵節,所以,單獨搞一場的話,我們是搞不了的。”那名男子說道,隨後他又說道:“電話裏,你們不是說,要搞粵劇,不如這樣,你們村搞一場粵劇,在搞一場歌舞團,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安排時間。”

“不是我們不想搞兩場,而是我們村不夠團結,怕是連一場的錢也收不起來,而且現在電視DVD流行,一般人不喜歡看這些粵劇和歌舞團,因為別的村子每年都搞這些,我們村不能太落後,所以搞一場熱鬧一下。”一位村民說道。

“哦,這樣呀,這是合同,你們看一下,我打個電話先。”那位肥大的男子說道,並遞給幾份合同給眾人,然後他走開眾人幾米打電話。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村子也一樣,每當要捐錢出力的時候,眾人都像縮頭烏龜一樣,最後,在場的眾村民的捐款隻有三千塊這樣,假如要搞粵劇和歌舞團的話,最少要八千塊,現在不到二分之一的錢,剩下的就要挨家挨戶收取了,村民們一想到要挨家挨戶收錢,都歎氣的說道:“難辦呀!”

背山村,是一個四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莊,村裏有錢人家原本就不多,好幾戶還是吝嗇戶,做什麼村中之事想從他們手中募捐到一點錢更是比較艱難。更由於前年村裏集資修建一條村中水泥路,把幾位帶頭捐款最多的人家鬧出一些很大的矛盾,現在他們都成了村中大多數人口中的眾敵,所以他們對村中的事情更是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