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夏軍圍都(1 / 2)

禦關失守,吳國最後一道自認無堅不摧的防線徹底崩潰,夏國大軍自此勢如破竹,很快便攻至吳國的都城。(鳳舞文學網 http://www.qiuwu.net)

洶湧如潮的夏國大軍將吳國的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即便是吳國人平生雙翅也是在劫難逃。

洋溢著死寂氣氛的王殿中,吳王臉色陰沉地坐在王座上,看著殿中一幹不敢喘大氣的群臣。

禦關陷落著實讓信心滿滿的吳國人大吃一驚,而一個神秘人獨自破開關門的消息更是在吳國人心頭灑了一片寒霜。

對於關陷與兵敗,吳王都沒有太過於糾結,戰場的勝敗對他這個戎馬生涯的君王來說不過是家常便飯,隻是那個在夜色中獨自破掉禦關大門的神秘人卻如同一根硬刺狠狠地紮進吳王的心頭。

難道夏國的國師也隨軍出征了?

這是吳王在接到消息後的第一反應,但很快他便將自己的想法給否定了。

單不論國師能否隨軍出征,而以夏國國師的真正實力來說,吳王絕不會相信其擁有著可以毀掉城門的恐怖力量。

在夏國大軍潮水般湧來之際,王殿中卻出現了群臣互相爭執的亂象,主戰和主降的雙方大臣竟是不顧吳王的臉麵,在大殿中公然大吵大嚷,沒有一絲臣子該有的禮數。

最終,雙方的爭執以主戰派徒然離殿宣告了結束,以吳軍統帥為首的主戰派忿然離去,絲毫沒有將大殿之上王座上的那個人放在眼裏。

大難臨頭,國將不國,人們更多思考得是如何去保存性命,誰又回去在乎一個即將身死的君王呢。

主戰派的公然離去讓吳王怒不可遏,當即下令禦前軍捕殺吳軍統帥,並剿滅一切追隨其的黨羽。

經吳王這一狠辣的王令,主降派狡猾地緘默下去,倒沒有人再敢輕言妄語。但是,怒氣填膺的吳王看到殿中這一群如同廢物般的臣子。心中也難免不湧出一股悲涼之意。

在大陸的東方,吳國雖不算是大國,但實力也不遜色於東部大陸最強的國家夏。而且,勵精圖治的吳王勤勉於政,使得國力增增日上,不僅在軍事上具有了可與夏國一戰之力,還在外交上能夠聯合其它小國與夏分庭抗禮。

同時,雄心勃勃的吳王也看到了這一任夏王的專橫與茹莽,堅信隻要自己有足夠的耐心,瓦解夏國隻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雖然尚佳的繼任讓吳王著實擔憂了一陣。但是夏國的上層已成定式。分崩離析自然是在所難免。因此。吳王早已在心中有過謀劃,隻要吳軍避開夏軍的鋒芒,而以政治手段從夏國的上層入手,那麼瓦解夏國就是一件極為容易的事情了。

可是。吳王的信心卻在禦關陷落後被徹底擊碎,一種天不助我的悲涼淒婉之感油然而生。

在戰亂的紛擾下,吳人似乎已經忘卻了去尋找那個曾在戰場中發揮巨大作用、致使吳軍破掉夏軍圍殺的那個步兵軍卒,而這個神秘的軍卒此刻正作為夏軍統帥的護衛隊長在保護著吳國的敵人。

夏國的大軍雖然圍城但卻沒有發動攻城大戰,隻是不斷地用擂鼓、呐喊甚至是嘲笑來誅殺著城內吳國人的內心。

主戰派的首領,也是吳軍的統帥被王下的禦前軍捕殺,其黨羽也被一並絞殺。而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導致了吳國的軍隊沒有了統帥,就如同一副機甲缺少了行動的核心。

直到吳王看到禦前軍提來的統帥人頭時,他才意識到了自己的莽撞。但此刻已為時晚矣。雄主吳王終於在有生之年做出了一次錯誤的決斷,而這個決斷將會把他送上斷頭台。

夜裏,夏軍的營地燈火通明,尚佳的統帥大帳更是亮得耀眼,倒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勝利進行著慶祝。

尚佳剛剛與手下的將軍商討完明日的作戰計劃。待眾將軍離開,尚佳也終於可以是稍作小憩,放鬆地軟坐在舒服的帥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