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江山如畫 第四十一章 調鼎之約(2 / 3)

細數天下英雄,袁術和公孫瓚均已覆滅,袁紹亦是苟延殘喘,劉表、劉焉、陶謙等人均不足慮,真正具有威脅的隻有曹操和劉備!若不惜一切代價先行攻殺此二人,南鷹不是沒有這個實力和把握,卻隻會拖延天下一統的進程,令百姓陷入更加難以承受的水深火熱。甚至,南鷹也不知道如此徹底改變曆史的最終衍變會是怎樣?或許,就會有一個在曆史中原本籍籍無名之輩,成長為更加可怕的天命之子,來謀奪天下……其結果,將會是殊難預料!而南鷹更不敢冒這樣的風險!

曹操其實沒有猜錯,當河北之戰初定、天下局勢方顯之時,南鷹就已經開始醞釀這一盤大棋,約定最終之戰的所有細節都經過了反複推敲和細心謀算。之所以留下曹仁和許褚的性命,並非是南鷹所謂的顧全大局和顧念舊情,他就是要盡量再爭取一些談判的籌碼,令曹操隻能乖乖就範。

當天下諸侯盡皆臣服,萬裏河山重歸王化,便是兩大軍事集團決一勝負之時!如果南鷹勝出,他將挑選出一個強大、忠誠的文武班子,輔佐天子中興大漢,自己則可帶著一幫誌同道合的兄弟,問心無愧的去遨遊天下;即使輸了,相信曹操也隻能盡心盡力的做一個漢臣,而興複漢室、令百姓安居樂業也將計日可待。所以說,無論成敗,大漢都必將迎來一個充滿生機的嶄新未來。

想著,南鷹嘴邊漸漸泛出一絲笑容:一切,都很完美!

正當南鷹滿懷憧憬之時,他可能做夢也沒有想到,他看似洞察天機的完美布局之後,曆史長河的流向也正在產生著微不可覺的變化。

廬江郡,陽泉縣。

諸葛玄匆匆返回居所,甫一進門便一疊聲的吩咐左右:“立即通知夫人和各位公子,打點行裝,我們要盡快啟程!”

管家愕然道:“主人,我們這才剛剛落腳未定,小公子的病情也才有了起色……”

“休得羅嗦!”諸葛玄停下腳步,怒道:“再若不走,全家都將玉石俱焚了!”

“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正當管家麵青唇白之時,一個清朗的聲音卻響起:“此為叔父所教,叔父怎麼忘了?”

一個十五六歲的白衣少年不徐不疾的行來,他生得唇紅齒白,如玉的麵龐上仿佛永遠帶著一絲超然自逸的微笑,端的就是一位美少年。

他向著諸葛玄長身一禮,從容道:“叔父勿憂,更不可在下人們麵前失了方寸!”

“亮兒!”諸葛玄見來人正是自己一向最為疼惜的侄子,勉強壓下了心頭的焦慮,向著管家揮了揮手:“快去準備,不得延誤!”

說罷,才轉身向著那白衣少年招了招手,壓低聲音道:“壽春方向有消息傳來,袁術兵敗自殺,曹操已赴長安獻捷,其部夏侯淵正在九江一帶追查袁術餘黨,很快便會來到廬江!”

“那您急什麼?”白衣少年聞言一怔,訝然道:“雖說袁術曾表您為豫章太守,可您畢竟仍是荊州官員,也並未前往豫章赴任!聽說朝庭已經任命朱皓為新任豫章太守,這袁術餘黨的帽子,怎能扣到您的頭上?”

“你這麼說隻是一廂情願罷了!”諸葛玄瞪眼道:“你還知道為叔當的是劉表的官兒?別說大將軍南鷹一直視劉表和袁術為敵,便是曹操和江東孫氏也一直對廬江覬覦甚久,掛著名的廬江太守都有好幾個了……這幾家無論是誰,一旦打到此處,我是左右也討不了好啊!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這麼說倒也有些道理!”那少年點頭道:“那麼敢問叔父,您打算避往何處?”

“這天下是越來越亂了!”諸葛玄沉吟道:“廬江距離荊州不過幾日路程,如今劉荊州仍然占據荊州全境,為叔既是他的部屬,又與他有舊交,當然是要重歸其部!”

“不妥!”那少年立即搖頭道:“當年您為了料理先父後事,已經離開荊州數年,據悉荊州近年來人事任免方麵動蕩甚大,您此時回去怕是難有立足之地了!”

“再說,您方才也說了,大將軍南鷹一直視劉荊州為敵……”那少年歎息道:“袁紹即將覆滅,南大將軍的目光隻怕很快便要轉向荊州了!畢竟,孫堅是死在了劉表的手上!您此時去投劉表,與自投羅網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