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渤海鷹揚 第五十一章 騎虎之勢(2 / 2)

“漢軍一定會認為我軍正在休整,並等待地麵幹燥……”他語中盡是難掩的殺機:“那麼,我們便立即直殺過去!”

漆黑的夜幕中,透露出一股令人壓抑的緊張氣氛。九千二百名漢匈戰士衣不解甲,馬不卸鞍,依托著二百架四輪戰車再次構建起層層防線。

所有的弩機和長弓均被細心保養後,裝備到戰士們的手中,四架可以拆裝的弩炮也被隱蔽在戰車的間隙,隨時準備予敵出其不意的打擊。

夜空中沒有了眼的身影,為數不多的鐵蒺藜也被全部灑了出去,泥濘的土地也再不適合挖掘陷洞。雖然之前的優勢蕩然無存,所有的戰士們卻均是一言不發,神色中盡是掩飾不住的興奮。

怯戰?那是一個什麼玩意兒?激戰了一個晝夜,己方不過死傷近百人,卻已殺敵數千,這樣的戰損比例已經足可載入史書。而幾位將軍僅憑四架戰車便硬抗敵軍數萬追兵的驕人戰績,更是賜予了戰士們高亢的戰意。什麼烏丸鐵騎?全是一群飯桶!隻要趁此絕世良機多砍他幾顆狗頭,將軍便會在廣闊肥沃的渤海土地上分出十畝乃至數十畝良田,作為對有功將士的終身饋贈……聽將軍還會為紅鳶營的漂亮姑娘們作主,將她們許配給那些最勇猛的將士?

無論是廝殺多年的老兵油子,還是那些頭上還頂著蛋殼的菜鳥,無不心中火熱,一個個就差沒有眼睛發綠了。一名都伯聲的了所有漢軍的心聲:“他奶奶的,那些烏丸人為什麼還不來送死?”

匈奴騎兵的陣營中,卻透出一股悲壯之氣。匈奴人可沒有漢軍們那股子目空一切的昂揚鬥誌,他們長年與烏丸人作戰,對他們的戰力可是了若指掌,當然不可能保持漢軍們的樂觀精神。在烏丸人意欲消滅他們以交好匈奴王庭的意圖顯露後,匈奴戰士明白,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了。

這反倒激起了七千匈奴戰士絕死一戰的決心。與其象是喪家之犬一樣東逃西竄,不如跟著漢軍拚了……聽,漢軍將軍和兩位王子已經達成一致,在聯合作戰中,所有俘虜的烏丸人無論男女,都交由匈奴一方處理,金銀財帛則是兩家均分。

換了幾日前,匈奴戰士們怕是會對漢軍將軍的提議嗤之以鼻,麵對數萬強敵,能保命就不錯了,還俘虜?可是如今,至少三百名烏丸人仍然象是粽子一樣被捆得結結實實,就扔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可是不爭之事實,而這支漢軍的強大也是有目共睹,這多少讓匈奴人們生出了一絲勝利的希望。

戰吧!勝了便能活下去,便可能重新返回故土,還可能獲得財帛女人……騎在虎背之上,便不要再幻想著能夠跳下虎背,隻能以一方的失敗或是死亡才能宣告結束。

夜風之中,南鷹突然感到一絲寒意,荒原之上靜得可怕,這令他多少生出了一些不祥之兆。

敵軍若是就此退卻,己方將滿載勝利之譽而悠然脫離戰場,即而兵指薊縣,配合盧植一舉掃平為禍多日的張舉叛軍。可是敵軍若是不管不顧的執意打通道路,那麼近萬漢匈戰士至少有大半將無法看到明的日出。

五萬敵軍……哪怕是一支已經損兵折將、士氣大損的疲憊之師,也絕不是自己所能抵擋。一旦敵軍不顧傷亡的突破車陣,那麼除了強行突圍外,將再無任何選擇餘地。

南鷹緩緩吐出一口鬱結之氣,心中的沉重卻仍然有如巨石堵塞。算上幾場的戰鬥繳獲,用以突圍的戰馬數量是綽綽有餘,並且正在戰士們的照料下養精蓄銳,但除了一直跟隨自己南征北戰的老兵,其他新兵卻幾乎已是必死無疑……十餘日的訓練太過倉促,他們有很多人甚至連控馬都很吃力。

他抬頭瞧了瞧黑漆漆的幕,忍不住狠狠在心裏罵了一句。若是白,在如此空曠廣闊的荒原上,眼完全可以遠在數十裏外便捕捉到敵軍行動的跡象,可是如今,隻能放出斥侯隊來完成偵察敵蹤的任務。

“嗖”,前方數裏外,淒厲的鳴鏑之音在半空之中回音不絕。

南鷹心中一震,明白自己避免一戰的幻想終告破滅。烏丸人在付出偌大損失後,竟仍然如此不顧一切的銜尾殺至,甚至毫不顧及整次突襲盧植的戰略目的可能已經落空,他們究竟是為了什麼?

終於,還是避免不了一戰…….南鷹暗中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緩緩舉起了右手,準備下達全軍作戰的命令。

突然間,後方數裏外,又是一道尖銳亢長的響箭直衝上。

南鷹渾身劇震的回過頭來,不能置信的望向後方那有如無窮無盡一般的暗夜。

為何身後也會突現敵蹤?無論盧植是撤是留,他怎會允許張舉叛軍從容出城來犯?還有一件事,前後兩支敵軍是如何聯絡的,竟可將合攻時間拿捏的如此恰到好處?

南鷹的心如墮冰窖,若之前獨抗正麵數萬敵軍仍有三分勝算,那麼麵對敵軍的前後夾擊,己方不僅必敗無疑,甚至沒有一個人可以殺出重圍。

ps:讓兄弟們久等了,深深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