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洛陽城外在經曆了白那場驚心動魄的紛亂後,終於歸於平靜。,, 然而,洛陽城上和城外軍營那密如星羅的火光卻提示著人們,戰亂的威脅仍然潛在。
夜色中,南鷹靜靜的注視著遠方的火光。他從背囊中取出一塊肉幹送入口中,輕輕的咀嚼著,腦中卻還在回想著幾個時辰前的種種所見。
張遼、魏續等人公然違抗丁原,丁原出其不意的出手欲要斬殺張遼,而呂布卻又黃雀在後的將其刺死……相對於原本認為定有一場血戰的雙方將士們來,這無異於一場充滿戲劇色彩的傳奇故事,而對於實力薄弱的防守一方來,更是喜從降。
今日一役,呂布之名注定將要震動下。萬眾矚目之下,他以忠於漢室的名義,為了挽救部下而大義弑主,不僅不虞因此受到下人的詬病,更換回了大多數並州軍將士的尊重愛戴。雖有數千將士以回歸故土之由向其請辭,呂布全部放行之餘,更以軍中為數不多的軍糧相贈,盡現出有情有義的大將風度,連城上觀望的洛陽一方眾多名臣將領,亦不由為之心折。
袁紹不失時機的向其遞出橄欖枝,苦勸呂布暫於城外紮營,等候朝庭調撥軍需用度,並靜待擢拔恩旨,其拉攏之心昭然若揭。而董卓卻出乎意料的沒有表現出過多熱心,這令南鷹登時驚疑不定,茫然不知如此結局,是否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引起了改變曆史的蝴蝶效應。
為了進一步勘明形勢走向,南鷹考慮再三,決定再於險境之中逗留一夜,隻待夜色更深,便要設法摸入呂布大營,與其一番促膝長談。能夠誘其加入渤海一方固然最佳,至不濟也要動搖其在董卓和袁紹之間二選其一的心思。
南鷹此時的藏身之所仍處於白日觀戰的那處山。隻因這裏無疑也是距離呂布軍營最近的一處安全所在。在白那場氣勢宏大的沙場對陣中,雙方斥侯沒有一人曾接近這座山百步之內,顯然是認定此山既無法隱藏伏兵,也不易傳送消息,根本不具備任何偵察價值。
一絲笑意泛出嘴邊…….能夠找到這麼一處適合單兵潛伏的好地方,倒真是幸運!若非如此,他南鷹又怎敢輕易將自身置於重重包圍的險地?
他緩緩坐下,擺出最放鬆的姿勢,在鬆緩肌肉的同時,強大的靈覺完全釋放開來。捕捉著夜空下的風吹草動……他需要等待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也不知過去了多久,正當南鷹即將從仿佛入定般的枯坐中恢複過來,突然間衣袂帶風之聲隱約響起,至少有兩三名身手高絕之人正在向山處疾行而來。
南鷹心中微驚,他不動聲色的換了一個姿勢,避過了眼瞳可能反射星月微光的方向,這才眯起眼睛,居高臨下的向著來人的方向瞧去。
昏黑朦朧的夜色下,兩條身影騰空而起。有如夜梟般輕易掠過了足有一丈多寬的山下溝渠,輕輕的落在地麵,就此靜立不動。
南鷹驚訝更甚,此二人深夜到此。顯然並非是因為發現了自己的行蹤。那麼依其如此高明身手,不論放在何處應該均是響當當的人物,若是想要夜商要事,入則高宅秘室。出則從者如雲,怎會無端行此鬼祟之舉?
既知對方身手高強,為避免引起對方感應。南鷹索性閉上雙目,不敢再以目光相視,純以靈覺和思感捕捉鎖定對手,任其一動一靜,也均在掌握之中。
又過了一會兒,隻聽那兩人中的一人“咦”的一聲,低叫道:“來了!”
“恩!”另一人亦微笑道:“終於來了!”
南鷹情知是因為自己在山上距離尚遠,是以在察情方麵仍是慢了山下二人一步,由此可知不僅先至二人身手高明至斯,後來之人亦是高手,否則南鷹當可在裏許之外便能窺破其行藏。
他隱隱覺得有些不妥,因為方才二人開口雖短,聲音卻均極為耳熟,定是自己的相識。
南鷹情不自禁的再次睜目望去,隻見漆黑的夜色中,一條人影緩緩行出,直至那溝渠一側方才止步,卻並不躍過,隻與先到二人隔渠相望。
南鷹依稀覺得那人身形亦是眼熟,正在猶疑間,猛然間隻聽那人開口話,不由渾身一震。
隻聽那人淡淡道:“我來了!你們可以明下一步的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