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收複襄漢的第一仗,便是郢州之戰。嶽飛率軍奮戰,一天之內攻下了兩麵環山,一麵環水的石頭城郢州!百年後,蒙古南侵,攻下襄陽後,由南宋投降蒙古的漢人組成的強大水軍載著蒙古軍隊,想沿著漢水南下駛入長江,進而水路直逼南宋都城臨安,卻被郢州城內的南宋士兵利用鎖戰船,埋植削尖的巨木等方式,阻礙了蒙軍戰船南下。蒙軍隨即攻擊郢州。然而郢州西臨漢水,環山而建,城牆用石頭所築,蒙軍久攻不下!隻得圍而不攻,挖通郢州旁邊的一個湖泊,乘著下雨漲水,船隊繞道南下,從而摧毀了襄樊防線,拉開了滅亡南宋的序幕!蒙軍久攻不下的堅城,嶽飛軍隻用一天便攻下,可見兵鋒之銳也!)這一日風和日麗,微風拂麵,陽光下的江水波光粼粼,煞是惹人喜愛,卻是暖風酥骨,踏青出遊的好日子。江麵上一艘巨大戰艦乘風破浪,向著對岸駛去。戰艦的船樓上,一個偉岸的中年男子卻是雙眼望著前方,緊握雙拳,無暇觀看這大好的風景。隻見他劍眉星目,儀表非凡,堅毅的臉上刻滿了飽經風霜的滄桑。他身穿精致白漆精鋼冷鍛山紋甲,外罩紅色饕餮紋戰袍,頭盔上的紅纓隨著風兒獵獵飛舞,陽光映照在露在外麵的鎧甲上,發出刺眼明亮的光芒,卻是不怒自威。在他前方的甲板上,一隊隊鎧甲精良的士兵排列整齊地站在那裏,麵向前方,沉默不語,抓住武器的手卻是勒得咯吱咯吱作響,顯然已經摩拳擦掌,迫不及待。
“咚——咚——咚——咚……”樓船的船艙中,兩排坐在木架上的水手按著中間鼓手打出的鼓點,交換著左右腳,用力地踩踏連接水輪的踏板,巨艦隨著這些水輪的轉動,卻好似巨大的戰車行駛在平坦的道路上,蔚為壯觀!在這艘巨輪身後,竟然密密麻麻地按照嚴謹的陣型,排列著上百艘巨艦!這些戰艦的甲板上,同樣滿載著披堅執銳沉默不語的士兵!整個艦隊加起來,竟有兩萬人之多。
“嶽帥!”旁邊一人打斷了他的思緒,此人身穿黑漆镔鐵魚鱗甲,卻似龍鱗包裹全身。胸甲正中,鑲嵌有一青銅猛虎頭,瞠目獠牙,煞是威風。他雖然因為常年行軍在外,肌膚曬得黝黑,卻長著一副儒生摸樣,溫文爾雅,麵如秋水。他的眼神,深邃得一眼望不到邊,這眼神,卻又和那中年男子何其相似!此時,他正用青筋暴跳的雙手對著男子抱拳行禮,眼神中充滿了恭敬。
“啊,是張憲啊!可有什麼情況?”男子威嚴道。
“稟嶽帥,這一路倒是暢通無阻。然那郢州,雖有些許水軍,卻也是不堪一擊,我想他們也不敢在這茫茫江麵上,與我們作戰。”張憲卻是一臉不屑。
“輕敵,這乃是兵家大忌,無論對於什麼樣的敵人!都不可輕視!誰知道,他劉豫偽軍中,不會出一個像樣的謀士和統領呢?如果在戰前非常重視敵人的戰略意圖,並且做出針對性的策略,那麼,就可以放心的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大膽的藐視敵人了!”
“將軍說的是,這也許就是將軍常說的算定戰了吧!不過,說到統領,我們行將進擊的郢州知州荊超,聽說那人可是有萬人莫當之勇,精於守城,又有一萬精銳駐紮在城中!而我軍夥同輜重後勤之人員,才二萬有餘,可以作戰的勇士,也就一萬多人。古人雲,十倍圍之,二倍擊之,而我軍用於攻城的人數相對偽齊軍而言顯然處於劣勢。郢州也是固若金湯,如若進攻受阻,使得北伐第一仗失利,那麼,對於我軍士氣打擊那是極為嚴重的,也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的戰役進程!如此看來還不如先攻打南方的洞庭湖楊麼叛軍了。”
嶽飛眉頭緊皺,卻是沒有接話,而是重又陷入了沉思。
幾個月前,獲得金軍鐵騎幫助的劉豫,發動大軍以雷霆之勢,攻占了襄漢六郡,一時間打開了進攻南方的屏障,飲馬長江。隻要對方橫渡長江,那麼江南的宋軍將無險可依!南宋就危險了!雪上加霜的是,此刻一直“安分”的楊麼也和劉豫訂立了同盟協議,製定了南北夾擊宋軍的策略,約定今年(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麥子成熟後,一起攻擊南宋!宋高宗急忙糾集大臣討論戰略方案。在會議上,大家一致認定,楊麼叛軍在南宋境內如芒在背,如果不拔除,將會非常被動。他嶽飛卻慷慨陳詞,反對先內後外。他認為,楊麼軍素來難纏,工於水戰!官軍數次圍剿都失敗了。雖然處在宋軍包圍中,可是他們狡猾奸詐,戰則戰,不戰則避開宋軍鋒芒,非短期內能夠拿下。而襄漢偽齊則不同。襄漢六郡為偽齊新占,根基不穩。況且宋朝百姓早就聽聞金人偽齊暴虐,這時一定非常期盼官軍來收複失地,宋軍若去,沿途百姓必定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此為擁有人和!然而如不迅速奪回,那麼天時,地利,人和盡為偽齊所有!因為等到今年麥子成熟時,偽齊便會擁有大量可以用作軍需的糧食,那麼歸附他們的流民就會更多,而敵人的軍勢就會更加強大,到時候要收複具有戰略要地的襄漢六郡也會更加困難,而敵人的南北夾攻的計劃也將會順利進行。此時宋高宗早已六神無主,於是采用了嶽飛的策略,當即封嶽飛為河南河北諸路指揮使,加太子少保銜,總領大小事務,不設監軍,便宜行事。並且命令劉光世派兵增援,王燮仍按早先的布置,箝製洞庭湖的楊麼軍,配合嶽飛一舉粉碎偽齊和楊麼的南北夾擊。趙構又大筆一揮,支付六萬石米(一石大概120斤),四十萬貫錢,又另加二十萬貫錢作為獎勵有功戰士的獎賞,以激烈士兵的鬥誌!嶽飛記得離開杭州的時候,趙構親自握著他的手,言國家安危全在他手,望他必定要拚力死戰,並且保證他凱旋歸來之後,必定會大加封賞!他嶽飛卻道:我為國家效力,哪是貪圖名利,嶽飛此行勝則勝矣,不勝則誓不還渡!趙構卻又是一陣大喜。接連稱嶽飛乃為人臣子之典範。而嶽飛大軍也在準備了一個月後,開始進行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