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了場大雪。
因為知道今天皇上會召見自己,袁崇煥和吳三桂早早的就等候在宮裏,據太監說,皇上讓他們在這一個房間裏等著。那就等著吧。
過了約有一個時辰,兩人聽到嘎吱嘎吱的腳步聲慢慢接近,又進來一個人。袁崇煥抬頭一看,孫承宗。這可是自己的老上級了,多年不見,深感親切當場起來問候:“多年不見,孫大人身子可安好?卑職甚是思念大人啊。”
旁邊坐著的吳三桂也趕緊站起來,道“末將吳三桂,見過孫閣老!”
孫承宗看看一臉真誠的袁崇煥,擺擺手說道“老了,身子骨也不如以前了,能見到元素也很是高興呐。哈哈”又對吳三桂說道“哦,是長伯啊,幾年不見老夫都快認不出來了。年輕有為啊!”
袁崇煥嗬嗬傻笑,吳三桂深深一禮道“閣老謬讚,以後還請閣老多加指教!”
“今日皇上要我等三人一同覲見。曹公公,還請代為通報”孫承宗對一邊的一個小太監說道。
“孫閣老,皇上一早就在平台召見兵仗局的方公公。說是三位到了就去見駕。”
“皇上,孫閣老他們到了。”
“請!”
“臣等叩見皇上,吾皇。。”
“諸位愛卿快快平身!”劉鬥上前扶住孫承宗的手臂。
“給孫師傅看座!”
劉鬥看看後麵兩位,年長的那位兩頰偏瘦,身材中等。想是袁崇煥。另一位也就二十歲樣子。身材魁梧,眉目清秀。原來這就是後世的平西王吳三桂。
“袁愛卿為國守衛邊疆,辛苦了!”
“臣惶恐,臣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哈哈,好!袁愛卿果然是國家的中流砥柱!朕今天想聽聽袁愛卿的遼東方略。”這個袁崇煥最後的結局劉鬥很清楚,隻是在自己手裏,怎麼都不會殺他。而且,以後還要用他。是重用!有這位守著,相信野豬皮很難打過來。所以先聽聽他怎麼說。
“回皇上,臣以為可以用遼土養遼人,以遼人守遼土!再有個五年,臣就可平遼。”
什麼?劉鬥聽他前半句說的挺有道理的。現在是年年加遼餉,已經使百姓不堪重負。如果能實現遼土養遼人,減輕對中央財政的壓力,倒是件大好事。後半句說五年平遼?他劉鬥可是知道曆史結局的。再說明朝這些軍隊什麼水平?糜爛得無以複加。朝堂上的那些官僚又全是豬一樣的隊友!這種思路可不成,典型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啊!
“孫師傅,你以為如何?”隻有借他這老領導來提示一下他了。不然這位爺可不敢用。
“回皇上,臣以為不妥。想我明軍不善野戰,如果主動出擊,怕是會損失慘重!”孫閣老還是了解自己軍隊情況的。
再看袁崇煥,似乎心有不甘。但是礙於老領導的麵子倒也沒有出言反駁。
怎麼能說服他?劉鬥開始琢磨。慢慢說道,“孫師傅所言,朕很認同。倒不是漲他人誌氣,女真滿萬不可敵想必大家都聽過。然而當前軍隊崩壞,舉國可戰之兵又有多少?袁愛卿帶兵有一套朕是知道的,但是,就愛卿一人能平遼否?更何況國內憂患重重,那些動隻會動嘴皮子的處處拖後腿,朕也難呐!”看袁崇煥有點聽進去了。劉鬥又給他下了味猛藥!“袁愛卿就算有嶽飛之猛,最後結果又如何?”
“可是。。。可是皇上聖明!可不能那昏君趙構!”袁崇煥一聽,汗就下來了。
“嗬嗬,朕不是趙構,可是朝中卻不缺秦檜!”劉鬥說的很坦誠,停了幾秒繼續說,“其實要勝建虜,也不是一定要與之野戰,建虜國力微弱隻要能拖住他,消耗他的國力。建虜日久必敗!所以,袁愛卿隻要守住現有的防線,並保持不斷的騷擾,找到機會消滅他的有生力量就好了。”
“臣明白了,謝皇上指教!”
“明白就好,吳三桂!”
“臣在!”吳三桂恭身應答。
“朕已經讓孫師傅籌備大明海軍。不久會在威海衛建造船廠,招募天下工匠。湯若望神父也替朕找了幾個會造炮艦的西洋傳教士。還有幾個有過海戰經驗的西洋海軍軍人。朕就命你去做組建這支海軍,稱呼為北洋水師。你可要跟西洋海軍軍人好好學習海戰技法。”
“臣遵旨!”吳三桂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就被委以重任,興奮,激動。臉已經漲紅。
“那建虜可沒有船。以後朕的軍隊就可以出現在建虜的後方,還可以通過內河深入。隻要依杖水師,在沿海沿江城市守住,引建虜來攻。既方便補充給養,守不了就是撤退也方便啊!”
“撤退?”吳三桂不明白了。這打仗還能說撤,這不是等著砍腦袋嗎?
“對,你今後的水師就是騷擾為主,原則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當然,先要保存好自己,再考慮消滅敵人。”看著吳三桂領會了這個意圖,劉鬥繼續說,“總結起來就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這個要記住,總之就是叫建虜不得安生,四麵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