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你們以為那碗裏香噴噴的食物是怎麼來的?

那可都是我們老百姓用汗水一粒粒澆灌出來的。

趕緊的吧,別耽擱我時間,我在這陪你們磨蹭,我的活可還沒幹呢?”

陳大妞運水的工具是一個有點像橢圓形的高木桶,桶上麵安裝的有背帶,是背著走的。

一個這樣的高木桶,可以裝三到四桶水。

蘇寧他們一行人,也有五個人是這種工具。

陳大妞便教他們如何打水,行走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才能保持上身平衡,背上背的高木桶裏的水才不會浪出來。

傅國棟往高木桶裏盛了兩桶水,打算先適應一下,第二趟再背三桶水。

他蹲下去,套好背帶,他人還沒完全起身站直,高過頭的木桶口,就撲出來了大量的水,從頭上淋下來,給他來了個透心涼。

陳大妞在一旁哈哈大笑,“哈哈哈!我剛剛都跟你們說了,起身的時候上身不要往下壓。要保持直立,動作幅度要小”

傅國棟抹了把臉上的水,不管背上的桶裏還剩多少水,他都沒打算再加,先走一趟,自己找找感覺。

可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打臉的。

隨著他的走動,木桶裏的水晃蕩的很厲害,讓他整個人都失去了重心,左右不規則搖擺。

陳大妞笑著說,“我九歲的兒子都能背兩桶水,你這小夥子真是白瞎了你這高大的身軀,就你背上那桶裏頂多就剩一桶水了。”

傅國棟說,“大娘,我隻是不熟,並不缺乏力氣。”

大娘切了一聲,翻了個白眼。

傅國棟在上一個台階的時候,重心不穩,一下就磕到了地上。

僅剩的水也全部打翻了。

又引來陳大妞又無情的嘲笑。

張前進和鄭建國也打好了水,同樣的步了傅國棟的後塵,還沒起步呢,就從頭來了個透心涼。

隨著大家不斷的嚐試,不斷的努力,路上灑了不少水,泥巴路變得很濕滑,給遠水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難。

陳大妞看足了笑話,才拿木瓢舀了一瓢水給大家示範,“你們可看清楚了,像這樣一瓢水隻能澆五棵玉米。

要是你們偷工減料,一瓢水澆它七八棵、十來棵的話,是頂不住一天的太陽曬的。

要是玉米苗被曬死了,你們負責澆的這塊地的損失,你們可是要賠的。

好了,我該說的也說了,該教的也教了。

我得去幹我的活去了。”

陳大妞說完,蹲下身去把她的水背起來,那大桶裏的水,一滴都沒有晃出來。

隨著她的走動,也沒有一滴水晃出來。

傅國棟他們瞬間麻了,他們被這位大娘嘲笑一點也不冤。

為什麼在他們的桶裏調皮搗蛋、左晃右擺的水,到了陳大娘的桶裏,就這麼乖巧了嘞?

蘇寧嚐試了一下,背第一桶的時候,也被淋的透心涼。

第二趟,就稍微掌控了一點訣竅,桶裏的水沒那麼晃了。

第三趟,就達到了陳大娘的水平。

可把其他七個還在磕磕絆絆、內褲都打濕了、膝蓋手肘也磕紅了、渾身泥濘人,羨慕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