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查丹科(1 / 2)

(四庫書www.sikushu.com)

剛過了元宵節,蘇聯布爾什維克中央第一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查丹科以及國防部長庫佐夫元帥到訪華國,王允文主席以及其他國家領導人出席了歡迎活動。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看書網

林楊作為內定的88軍新軍長也出席了活動,當然查丹科和庫佐夫就是和他握了下手,對於這位越戰英雄,他們真的恨不能吃掉他,就是因為林楊在最後時刻的突圍決定使得蘇聯沒能拉住華國上戰車,眼睜睜的看著華國又跳下了戰車。

林楊對於這兩個梟雄倒是也很敬佩,憑借兩人之力居然將一個曆史上頹廢的陸權大帝國又開上了快車道,雖然蘇聯的解體有著深刻的政治經濟背景,但是就如同那句話所說:堅固的堡壘總是從內部開始完蛋的。雖然是對後世華國的借鑒,但也不得不佩服兩人的政治手腕確實高明。德浪河穀一戰實際上已經將華蘇兩國的關係潑了一場冷水,韓莉的CIA也利用這個機會大力的拉攏了華國的親西方派,但是就是查丹科一句免費武裝88軍,就把整個軍方以及大部分的高層給拉回了社會主義陣營。

就算是按照華軍摩托化編製,88軍也得讓花費十數億盧布的錢,何況是要華軍自己提出編製,這就是給華軍送了一個大蛋糕啊。另外這個時代的蘇軍可不是像前世或者像斯大林時期,要麼賣的就是蘇軍淘汰的,要麼就是蘇式裝備的猴版,跟原版根本就不能比,價格還死貴死貴的,這就是查丹科超前的理念帶來的,那個時空的蘇式裝備確實把很多國家坑苦了,蘇式裝備的品牌形象自然大打折扣。華軍這幾年因為20年的和平環境以及停滯的經濟,一直在裁軍,軍隊裝備雖然有更新但是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查丹科難道做的還是虧本生意嗎?怎麼可能呢,就單單說那龐大的軍備後麵的維護,零件等等不是開拓了一個更大的市場嗎?要知道過去華國連像樣的軍工廠都沒有,現在已經能製造59式坦克了,很多裝備都已經可以自產,這個時候華軍再向蘇聯購買大批裝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因為自己的雖然差點但還是能用的,而蘇聯的計劃經濟已經改革了十餘年,蘇聯軍工本身龐大的產能也需要開拓海外軍火市場,像越南那樣的窮鬼能有幾個子啊,每天厚著臉皮在莫斯科要這要那的,還是華國好啊,有錢。

華國在50年代中期所生產的東西在這個時候已經全麵落後與蘇聯,這次免費贈送實際上等於是向華國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傾銷,到時候還不得拿票子買生產線買零件。最後占便宜的就不知道是誰了。

所以當看到88軍整備計劃的時候,還有華軍高層說,這隻是一個初步的計劃,有什麼問題還可以談。查丹科就想笑,如果你們願意整個華軍都改名叫88軍都行,到時候給你們全換了。那麼後果就是整個華國的軍工產業就得崩潰掉了。

林楊作為未來人當然很明白,但是買武器始終是成軍速度最快的方式,現在華國可沒有核武器提供保護傘,建立一支強大的常規力量就是必然的需求,而過去十來年世界上的技術確實在進步,華國的計劃經濟過於僵硬死板,這對於林楊這樣出生於改革開放的人來說是天然的害怕與不信任的,與其這樣還不如多花點錢買來,有很多東西是有錢也買不來的。尤其是林楊這種經曆過冷戰後武器禁運的人來說,就像直升機,已經弱的不像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