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書www.sikushu.com)
有了新裝具自然還有新武器,在後世華軍中最好的武器不是後來95無托步槍也不是03式自動步槍,而是81自動步槍,是華軍工針對AK47的缺點和不足,基於63式架構基礎上改進和升級版,與SVD架構非常近似。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看書網其擁有單發精度高,連發精度好、後坐力低、可靠耐用、火控操作方便、無外露拉機柄讓位槽窗口、工藝性好和物美價廉等優點,從而被華軍大量裝備,也被老卡欽點為最成功的AK改進版。
當然,81式步槍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缺口式瞄準具的瞄準速度慢而且瞄準精度低(相對覘孔式瞄準具);瞄準基線過短,甚至不如Ak47(這影響了其精度的發揮,對射手的素質要求較高);沿用了低成本的AK/SVD機匣,不便於加裝光學瞄準具;機匣較長不美觀而且增加了全槍長度;而且當時華軍高層跟二戰時期的高層一個鳥樣,還想著拚刺刀呢,將81步槍的長度大大拉伸,達到了955mm(不加刺刀),比AK47長的多,不便於攜帶;坑爹的槍榴彈設計,其實基本上就沒有用過這個功能,反而將瞄準具後移,瞄準基線過短。
所以81式步槍的改變首先就是要把全槍的長度縮短,和56式自動步槍相當,采用短行程活塞式導氣係統,這一點是81式與56式衝鋒槍最大的不同之處,因此81式不是AK係步槍。主要零部件都要與81式輕機槍互換通用,因此零件壽命必須按機槍的壽命要求(20,000發),但步槍的重量又不得太重。56式衝鋒槍自改為衝鉚機匣結構後壽命定為10,000發,而且難以保證,往往在節套閉鎖肩根部出現裂紋;因為81式步槍閉鎖構件結構與56式衝鋒槍基本相同,也是衝鉚機匣,要按20,000發壽命要求,節套閉鎖肩部位必然是最薄弱環節。采取的彌補措施是:改變預轉襯鐵在節套上的裝配形式,保持閉鎖部位的完整,不削弱閉鎖肩根部強度,並加強了節套右閉鎖麵與其基體的橫向、縱向聯接。
81式步槍的槍機導軌與機匣導軌槽的結構與SVD相似,所以拆卸槍機式可以從機匣尾部的導軌槽缺口處垂直向上取出槍機,而不是像AK47那樣必須從機匣尾部後上方向後軸向抽出槍機。那麼,81式步槍的機匣尾部就可能存在足夠的自由空間來設置覘孔式瞄準具,而不必顧慮拆卸槍機時的幹涉問題。
這樣的改動隻是有限降低了槍機的拆卸速度,對槍械的其他日常維護基本沒有影響。可以在覘孔式瞄準具的固化支座尾部開孔,以便於快速裝卸複位簧及其導杆。為了固化覘孔式瞄準具所付出的代價很有限,對全局和架構沒有影響,而且收獲不小。
超長的(相對81式兩倍以上)的瞄準基線、更快的瞄準速度和更高的瞄準精度,匣尾固化的覘孔式瞄準具將能更加充分地發揮81式步槍的精度,簡直就是土造的“光學瞄準鏡”了,其反應速度和作戰效率均能有效提高,而且對射手的要求也可以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