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書www.sikushu.com)
三個排是分開向13號公路前進的,在此期間要保持無線電靜默,向13公路前進。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看書網
在白天的時候,總是可以看到美軍的飛機在天上飛過,說實話,對於陸軍無論是肖楚峰還是林楊都絕對不怵,蘇聯的陸戰裝備是一直壓著美軍的,但是海空軍方麵蘇聯就差的多了。而沒有製空權的現代戰爭是沒法打的,如果空軍的格局還是二戰的時候,肖楚峰憑借手上三個裝甲師一個空中突擊師是完全可以一路橫掃老撾的美軍的,可是這空軍的差距實在太大。曆史上越戰時期美空軍和北越的空戰損失比是1比3,所以如果脫離北汕以北的防空營的掩護,華空軍很難跟美軍較量。
唯一的好消息是,劉曉曉留下的特種營加入到了航空救援的行動中,導致美軍飛行員的損失遠超華軍的損失。搞得美空軍飛行員都不敢到波裏坎賽省執行任務了。
劉曉曉跟著第3排在叢林中穿行,高原的邊緣地勢都極為陡峭,海拔很快就從600多米下降到200米,到了山腳,排長命令各班散開待命,因為前麵就是河流,一個班長充當尖兵,很快就帶回消息說前麵有人,是不是等他們離開。
“是不是美軍?”劉曉曉問道。
“不是美軍,是老撾當地的農民,前麵就是農田,所以人數可能很多。”班長回答道。
劉曉曉想了下道:“還是立即走,這裏的地勢已經相當和緩了,農田肯定非常多,翻過對麵的丘陵就是13號公路,我們的給養不多,不能跟浪費時間,不然過完這些天,我們就沒有吃的沒有子彈了。”
排長道:“我也是這麼認為,這些老撾人就算去告密了,我們不是巴不得美軍來對付我們?”
然後立即下令,繼續前進。全排成三角形,一班在前,渡河,二班三班以及排部在後麵警戒,等到三班在河對岸建立防線,其他人才一起渡河。
林楊設計的作戰靴,側麵是快脫拉鏈,所以到了河對岸,士兵們快速脫下鞋,脫掉襪子,換上新襪子,濕襪子擰幹栓在鞍袋的帶子上,整個換鞋襪的過程還用不到一分鍾。劉曉曉沒有林楊的黑禿鷹特製手槍,卻是使用美軍的M14步槍,和最開始的林楊一樣,強大的力量完全可以掌控M14的後坐力,射擊精度又極高,要不然之前如何鎮住特種營的驕兵悍將?
每個連都分到一個狙擊班,加上班長那一組共有6組狙擊雙人小組,他們在整個排的外圍組成警戒線,行動不受排長的幹預,除非特殊情況,這些狙擊手是不會開槍或者提供情報警戒的。
特種兵們穿過農田,遠傳一個農民叫起來,大概是不忿自己的財產受到損失,對於這樣的話是每人會理睬的。如此寬闊平坦的地方,必須一個班一個班的快速通過而且三個戰術小組都必須互相交替著前進。
美軍的推進速度確實太快了,從美軍進入老撾到打到現在這個位置,已經快速突進了4、5百公裏,而且是一路趕著NVA和VC跑的,對於這麼大一片地域的控製力實在太薄弱。
劉曉曉看向13號公路,確實發現整個公路的防禦相對來說要鬆懈的多,畢竟這條路的往返車次要少的多。可惜丘陵距離湄公河快20公裏,不然倒是可以用迫擊炮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