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航空母艦(1 / 2)

正如後世的某軍事專家說的一樣,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是航母使用經驗而不是有個華而不實的大船。

所以哪怕美國將二戰時期繳獲的日本航母交給林楊,林楊也會毫不客氣組成自己的艦載航空兵。哪怕沒有任何實際戰鬥力,至少也要讓自己培養出一大批的航母人才來,所謂百年海軍,並不是說建造軍艦要那麼長時間,而是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人才培養體係所花的時間太長。所以人才才是一切的核心。

而且航母的威懾作用遠遠超過其實戰能力,隻要有航母,那麼它對整個漫漫大洋的監控就非常厲害,完全可以控製一片海域,而作為潛艇,就完全沒有這樣的作用,就算潛艇再厲害,也絕對無法替代航母的作用,尤其是將來海外貿易的擴大,對於海上交通線的控製就非常重要,尤其是和平時期,對於過往船隻的檢查,而潛艇有這本事嗎?

所以航母是海洋利益大國的訴求,沒有強大的海上利益,就會跟蘇聯一樣,發展的航母都是坑爹貨,因為他們沒有這一樣的需求。但是華國不一樣,他有18000海裏的海岸線,還有數不清的島嶼在外海,那麼發展海上貿易是一種必然,強大的航母也是所必須的,難道非要大便急了才挖茅坑?

而且這是紅警世界,戰爭隨時都會爆發,沒有強力的國防,那麼國家是非常脆弱的。

為了組建新的航母艦隊,林楊又開始了一次對全國人才的搜刮。華國國內的海軍軍官們,林楊隻要少校軍銜以下年齡不超過30歲的,因為這些人肯定是建國後才加入海軍的人,而不是建國之前就在部隊裏混的,而且應該說海空軍都是四野窩子,很多很多都是四野的指揮機關整體轉出來的,可以說林楊不但要擺脫四野這座山頭的,更要擺脫其他山頭,原因就在於之前所說的,華國在建國之後整體來說統治集團都是這群功高蓋世的軍人集團,無論是文亂還是之前的運動都大大打擊了國內其他政治勢力,隻有軍人保持的最完好,而他們實際上就是這個國家最危險的存在。因為建國初期的特殊原因,這些軍人早早的就占據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從軍工到外交全華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統治部門,形成一張錯綜複雜的大網。

說白了華國未來的改革阻力就是這幫人,因為他們這個製度的既得利益者,堅決擁護者,所以必須打破他們的集團才能實現國家的三大目標(貌似已經不需要統一了,那麼統一就變為稱霸吧),而林楊所控製下的力量就必須要年輕化,平民化,無派係化。

當然這對於林虎為首的四野勢力的打擊,其他人也是非常樂見的,作為四野窩子的海空軍,航空母艦分身是他們的囊中之物,現在卻成了林楊的,自然很不甘心,國內很多有經驗的飛行員都不應征前來參與組建海上航空兵。而且在老撾的航空司令林立夫和劉亞洲都被調回了北京,說白了林虎也對林楊很有意見,這下林楊之前扯林立夫這張虎皮也沒有辦法扯了。

不過好在老撾的飛行員數量也不少,他們在老撾作戰的時間裏,還是看的出來林楊至少不會將他們拿去做政治上的工具。都留下來幫助林楊組建海上航空兵。

政治上的事情都繞過那些政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