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楊在視察了各地的軍隊準備工作,確認好以後就讓各軍服從肖楚峰指揮,而自己還的回到琉球去,琉球軍區的的改革工作是林楊的工作核心,這裏是一塊試驗田,容不得一點差錯,未來改革的模板。
前世林楊對於這個時代的了解,僅僅隻是一些野史雜記,以及一些傳說,畢竟這個時代雖然離21世紀並不遠,但是很多東西都是國家嚴密不想讓人知道的,尤其是軍隊,更是如此,哪裏出現軍隊形象受損的報道基本上很快就被撤掉,就算是在網絡環境下也是如此,在網上總是有人對於華軍有著崇高的敬意,所以總是有大量的正麵報道,就算有稍微負麵的,也很快成了正能量。
比如說李向群,一個戰士,累死在抗洪的堤壩上,且不說他個人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人,我們就說一個青壯年居然累死在堤壩上,而不是因為什麼意外,在他累死前肯定有大量的征召,隻要有人讓他休息下,他就不會死去,就這麼一件領導負有極大責任的事情,居然成了一件好事,因為培養出了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好軍人。真是壞事變好事的典型,就這麼被某部騙走了一塊掛像英模。
比如說文工團,實際上正規的文工團,文職軍官們,唱歌將軍們,那是國家級的,他們的待遇是幹部,還有一些在軍一級,甚至是師一級,由女兵中挑選好看的組成,平時訓練歌舞,過節過年慰問部隊,但這隻是一個功能之一,另一個就是給高級軍官的婚介所,或者是情人的。長得一般般的就是進護士隊,這些就是下級軍官的婚介所,或者情人的。而長得難看的就進通訊,當個插線員,轉接員之類。
整個琉球軍區從上到下,這樣的事情之多,已經到了令林楊憤怒的地步,林楊在琉球坐鎮,最主要的還是為了鎮壓那些不法分子。
取消文工團和軍隊所屬的醫院,將他們全部交給地方,也采取股份製的改革,一半歸他們自己,一半歸社保局。
將各地縣的軍分區和人武部取締,隻在縣一級建立兵役局,目的是征召軍人,由當地縣組織,不在軍隊編製內,至於民兵的管理工作林燕交給各個縣自己處理,縣長即當地民兵的司令。隨著大量的農民被土地上解放出來,他們四處打工,要完成民兵的征集實際上已經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建立一個彈性的處理方式,每個人到新的地點工作或超過半年以上的長期居住必須到當地縣一級的公安局民兵報備,當地公安局必須登記,並且告訴他們當地的集合地點。
在高雄組建海軍新兵訓練營,為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艦艇提供合格的新兵。基礎培訓完成後,在根據實際考核成績分配到不同的兵種上。
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