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書www.sikushu.com)
到了11月初,華軍已經基本上掃蕩了整個北越,完成了戰略任務,對於河內事件,有個好處就是華軍士兵們基本上不會再悲天憫人的去關懷任何一個越南人了,壞處就是華軍出了很多暴力狂人,或許他們以後都很難再融入社會做一個正常的公民。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隻來+看書網
林楊也完全沒有讓他們融入社會做一個正常公民的想法,他們是這個時代,很可能是未來很長時間後都是最強大的軍隊了,一個擁有建國初年敢打敢拚艱苦卓絕的作風和擁有蘇美最先進裝備武裝起來的華軍在林楊的眼裏就是無敵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國的財富逐漸增多,人們已經不能再像現在這樣背著30公斤(這相當於一個士兵一半體重)以上的裝備在高溫濕熱的熱帶叢林裏狂奔近百公裏,每天隻吃著幾兩壓縮餅幹都能與任何敵人廝殺。華軍未來將不會出現這樣的軍人了。或許裝備會越來越先進,但是人的作風將會越來越差。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所以這一代軍人的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打仗,盡可能的將一切目視內的敵人盡可能打倒,然後馬放南山,休養生息,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就如同老撾戰役一樣,大量的民兵作為勞力在各個後勤部門支援前線作戰,他們戰後將會分到足夠的土地。雖然林楊是一個大農場集約化建設的堅定支持者,但是為了盡可能的完成對被占國土的控製,那麼遷移人口就是最主要的辦法,而分割土地給民兵們就是最好的方式。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被占領土的消化,林楊還專門向民兵們出售老式的56半自動步槍和56式自動步槍,畢竟北越和老撾不一樣,老撾的人口隻有2百萬,而北越卻有1000多萬,就算被林楊殺了無數,但是在人口數量上華人很難占到絕對多數,甚至相對多數都不太可能。
同時也解決了大量老舊步槍的出路,回爐銷毀未免太浪費了。而槍支不能讓華人在被占地區能武力保衛自己,減少華軍的駐軍開支,另一方麵實際上也是後備兵力。當然手槍等短武器是不出售的,因為手槍便於隱藏很容易形成犯罪凶器。另外就是任何人不能在城市內河公共場所使用購買的槍支,等等這些規定都能確保槍支不能用於犯罪。
對北越,雖然誰都知道那是華國的口中肉,但是華國可不敢進行吞並,在二戰後,對一個國際社會承認的主權國家進行直接吞並是不可能的,那是對聯合國憲章的直接挑釁,就會陷入到非常不利的國際壞境裏,雖然沒有任何國家敢對一個大國真的搞戰爭,但是國際形象不好也是非常不好的。就像一個黑社會老大,那個派頭必須的有的,就算心狠手辣也得做慈善,給別人一個麵慈心善的映像,不然以後還有誰跟著混?華國就是要做亞洲(東亞與東南亞)的老大,那麼自然得給這些人一個好映像。
所以北越這個國家還是存在的,但是所有的政府官員都必須是華人。到了必要的時候進行公投加入華國就行了。
南越就按照華美的協議,華國取代美國在南越的一切權利,進行駐軍,和接收海陸空軍基地,南越削減其軍事力量,而華軍也就此接收了美國的大量裝備,包括飛機和坦克汽車等等,這些在曆史上可以裝備50萬陸軍的裝備後來全部便宜了北越,現在成了華軍的裝備。本來13、14、42、41、27軍改編後大量的重裝備不夠的問題也得到了緩解。但是必須保證越南的國家獨立和自主權利,林楊當然會,在南越有至少110萬華人,相比起全南越2000萬人口來說不算太多,但是在裏麵扶植起一群華人政治家對抗阮文紹之流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這幫靠著軍事政變上台的白癡哪裏懂得治理國家?而林楊在1969年就開始削減整個南越的軍隊,就跟另一個時空中的韓國一樣,軍事指揮權在聯軍司令部,而聯軍司令就是41軍軍長,41軍駐紮在南越,控製南越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