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閩江(2 / 2)

但全身卻已經十分疲勞了,朱建文知道現在休息將會令到修為更上一層樓,立即休息了起來。

陽光照射到朱建文床上,朱建文才慢慢睜開了雙眼。

經過一夜修煉,修為自然也提高了許多,慢慢有突破境界的預兆。

內功也純淨了很多,這時,朱建文突發奇想,拿起天仙劍法就看了起來,決定再領悟一個劍訣。

看至“亂仙劍”時,心中默念“天仙臨天,滄海臨海,東月明,西月缺,鶴亂飛,劍亂訣。”一套劍訣就完整地顯現了出來。

可劍法毫無規律,毫無招式,到底有何用呢?

朱建文心想,倒不如一試痛快,決定使出一套“亂仙訣”試試。

頓時,劍陽所過之處似幻化陣法一樣,在別人眼裏毫無規律的劍法,原來蘊涵了一套劍陣在裏麵!

“以一劍,亂萬千,以一劍,亂天仙,幻象萬千,惟有亂仙。”

朱建文心知劍法中蘊涵的劍陣十分厲害,但“天仙劍法”中的“亂仙劍”並不完整,此陣的威力隻可以發揮他的三成,尚有七成發揮不了。

但這三成足已朱建文受用了,那十成威力那不就如“天仙劍陣”般厲害?

“到了!到了!大家快起床啊!”船家大聲喊道。

朱建文隨即走下了船,從福州回到廣州路途險遠,朱建文決定在福州走上幾天也不遲。

遠看福州城,不禁顯露了一絲繁榮之象。

南宋紹興之後,金兵猖獗,中原塗炭,福州被視為“武陵桃源”,避亂者漸次而來,典章人物,極一時之盛。

南宋末,益王趙登基於福州,升福州為福安府,作為行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福建行中書省於泉州,三年後遷返福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唐代的夾城與宋代的外城基礎上砌石城以防倭,此為府城。

因為統治者輕徭薄賦,獎廉肅貪,鼓勵墾荒,發展生產,使得福州經濟恢複,紡織業、商業、航海業全部複蘇,成為了南方一大城市。

福州位於閩江下遊,東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蓮花峰。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

福州東瀕東海,與琉球隔海相望,船業興盛,是一個重要的城市。

而蓮花峰在近百年來,有一位道姑行經此峰,感悟了無上的武功,自創蓮花派,自稱正道,此為“枯蓮師太”,名滿天下的正是“南蓮寶典”。

進入福州城,古老的城牆透露出了北宋王朝的繁盛和富裕。

福州植榕,古已成風。特別是北宋時期,太守張伯玉倡導“編戶植榕”,“滿城綠蔭,暑不張蓋”,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稱。所以現在的福州城周圍也都偏布了榕樹。

榕樹四季常青、枝榮葉茂、雄偉挺拔、生機盎然,象征著福州人精神。

在福州還有一棵千年古榕,高大如樓,蔚為壯觀。相傳,北宋冶平年間,三位武官在此練武時植下這株榕樹。每當春回大地之時,古榕約有一半樹冠首先萌芽,待老葉子逐漸落光,另一半樹冠則新葉初萌,形成層次分明、色彩不一的怡人景象。

有趣的是,福州還有“福州三寶”,即脫胎漆器、牛角梳、紙傘。

牛角梳,造型美觀,結實耐用,溫潤而不掛發,去垢而不沾,解癢而不痛;紙傘,選料考究,做工精細,品種繁多,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裝飾觀賞效果。

福州特色,數之不盡,街上偏布路人,擺攤成風,可見其繁榮的程度。

一路行去,已經從東門行至北門,對出的,是閩江。

閩江雖沒有黃河的豪放,長江的優美,但此江卻是養育福州人的江河,可以說,福州的繁榮離不開閩江。

忽然,一人從身後飛身而出,一掌偷襲了朱建文。

朱建文毫無防備,被那一掌重重地擊傷,跌倒在地。

那黑衣人身手敏捷,隨即又來一掌,朱建文揮劍會掌,一道劍陽越過了黑衣人的掌心。

黑衣人大吃一驚,跳身離開之時,又使出一記猛掌。

早有準備的朱建文,已經運功將內力轉化為氣壁以擋住攻擊。

但這一掌而下,氣壁隨即被破,朱建文身受重傷之時,又向黑衣人刺向一劍,卻偏偏落空了。

黑衣人發掌後,立即逃走,朱建文卻無力回擊,一昏而過,不醒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