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愛卿,陛下現在身臨險境,該如何是好?諸位愛卿食君俸祿,就要為陛下辦事,如今陛下進退無路,是該諸位愛卿出力的時候了。”寶座上全淺雪滿臉的嚴肅坐在那裏,慕容影和王玲卻是坐在一旁,而軍機處留守的吳潛、丁封剛、嶽海、文天祥也滿臉凝重的站在書桌前。
“怎麼,沒有辦法嗎?”全淺雪冷冷道。鳳目中含著一屢寒光。
吳潛等人皆朝嶽海望去,這時候的嶽海再也沒有一絲王爺氣概,是想出了這麼大的漏洞,兵部居然不知道,軍機處中,也隻有嶽海主管兵部,文天祥主管參謀與後勤,當然論起打仗來,嶽海是最有發言權的,眾人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也並不奇怪。
嶽海沉思了半響,方拱手道:“三位娘娘,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令人快馬通知襄陽郭靖大人,然後朝廷派出援軍即可,至於陛下那裏,隻要襄陽保持不失,那麼就安然無虞。”
“不可。”吳潛趕緊喊道:“娘娘,京城中僅有禁軍十三萬人,一旦抽調過多,則京畿不穩,還請三位娘娘三思。”全淺雪聞言點了點頭,京畿不穩,萬事皆休。
“吳大人,京畿還有十餘萬兵馬足矣,如今大宋內部盜賊稀少,更何況天子腳下,誰敢亂來。”嶽海大聲道:“娘娘,臣隻要三萬騎兵就可以退襄陽之敵。”
“三萬?”王玲大吃一驚,“嶽王爺,蒙古可是有兵馬三十萬之眾,你如何能破敵?”
嶽海聞言微笑的解釋道:“娘娘有所不知,蒙古人有個習慣,在成吉思汗時期,他規定蒙古鐵騎的數量為四十萬,不管蒙古人有多少,都是這個數目,其他的大多是蒙古的仆從軍,有漢人、色目人、西夏人等,現在忽必烈與和林的阿裏不花爭奪皇位尚未結束,其大部分的兵力都放在北線,依臣看,這次圍攻襄陽的騎兵大概在十萬左右,而騎兵作戰,除非是大規模的會戰,否則不會把騎兵一起投入戰鬥中,臣這三萬騎兵都是一人雙馬,速度快,打完就走,想那蒙古元帥不能把臣怎麼樣,更重要的是郭大人的襄陽城城高池深,守軍又是精銳部隊,而陛下又曾把利器大炮安放在襄陽城頭上,孛羅想攻破襄陽大概還要一番工夫才是,這樣一來,郭將軍在內,臣在外,蒙古大軍必退。”
王玲一聽連忙點了點頭,同樣二十一世紀的她,對火炮的崇拜要遠遠高於其他人,全淺雪見狀也隻有歎了口氣,道:“既然如此,就按照嶽王爺的去做吧!慕容妹妹,就麻煩你用最快的速度告訴陛下與郭將軍。”
“是,姐姐。”慕容影點點頭道。
“嶽王爺,大宋的安危就交給你了。”全淺雪歎道。
“娘娘請放心,臣一家受陛下隆恩,當以死報答。”嶽海大聲道。
“吳愛卿、丁愛卿朝政之事就由你們二位去辦理吧!文愛卿掌管禁軍,吏部尚書陸秀夫督辦糧草事宜。”全淺雪一道道命令下了下去,眾人無不佩服。
而此時的襄陽再次陷入戰亂之中,兩個時辰前,郭靖就接到消息,蒙古大軍三十萬人馬突襲了新野、鄧州,兵鋒直指襄陽,現在蒙古的一個萬人隊先鋒已經在襄陽城下紮下了大營。幸好襄陽是個四戰之地,百姓們早就習慣了這種生活,很自覺的配合官府行動,郭靖也領著黃蓉、耶律齊、張貴等人走上城牆上安排著防守事宜。
望著遠處陸續開來的蒙古大軍,郭靖眉頭緊皺。
“靖哥哥,襄陽城經過你兩年的修葺,已經固若精湯,更何況有陛下運來的大炮助陣,這種大炮射程遠遠大於蒙古的大炮,殺傷力也遠遠超過蒙古的那種鐵彈,雖然城內沒什麼騎兵,但防守肯定是沒有問題的。”黃蓉見郭靖眉頭緊皺連忙出言安慰道。
旁邊的耶律齊聞言,眉頭緊皺道:“嶽父大人不是擔心襄陽的安危吧,依小婿看,嶽父大人擔心的是陛下的安危。”
“齊兒說的沒錯。”郭靖點點頭道:“西征大軍的糧草供給都集中在襄陽,現在襄陽被圍,糧草就不能運送到陛下的營中,想陛下如何奪取勝利。哎!”
黃蓉聞言大驚道:“陛下危矣,前日戰報,陛下被蒙古四川總管汪道涵拖在巴郡城下,沒有絲毫的進展,陛下使嶽軍等人每日挑戰,而汪道涵卻整日高掛免戰牌,顯然是想把陛下困在四川,若再過一些時日,陛下軍中糧草斷絕,將危矣!”
“哎,這真是我所擔心的,現在蒙古大軍三十萬,而襄陽城中僅有兵馬十餘萬,守城倒是可以,但是要在短的時間內擊潰蒙古大軍,那是比登天還難。”郭靖歎道。旁邊眾人聞言也是一臉的失落。
“靖哥哥,現在眼下最重要的是保住襄陽,襄陽若丟失,則荊襄將不為我大宋所有,蒙古大軍也會長驅直入,到那時我大宋就會被瓜分兩半,要是真的那樣的話,陛下就真的不能還朝了。”黃蓉提醒道。“小妹想陛下雄才偉略,汪道涵肯定不是陛下的對手,巴郡遲早會被陛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