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回 襄陽大戰(四)(1 / 2)

戰場上烽煙四起,炮聲隆隆,雙方的大炮都不甘示弱的響了起來,宋朝的大炮勝在狠,而蒙古的大炮則勝在多,畢竟蒙古鑄造大炮的時間要遠遠超過宋朝。

隨著雙方的嘶殺,雖然宋軍有著黃藥師的二十八星宿大陣,但人數占有多數的蒙古軍隊則慢慢的占了上風,站在中央的黃藥師神色暗淡,知道沒有經過長久訓練的二十八星宿大陣是不可能發揮它的強大的威力,眼下隨著蒙古士兵的不斷加入和宋軍的不斷消耗,二十八星宿大陣的運轉也呈現不支狀態,黃藥師知道如果再繼續堅持下去,不但這些數萬士卒的性命難保,襄陽也會失陷,當下黯然的舉起手中的令旗,準備撤回襄陽。

突然,猛的聽到宋軍歡呼起來,黃藥師連忙睜眼望去,隻見蒙古軍隊後麵一陣大亂,一杆大旗出現在眾人的眼前,鬥大的“嶽”字是那樣的振奮人心,原來是一直遊弋在蒙古軍隊外圍的嶽海在關鍵時刻,從蒙古軍隊後方衝了進來。清一色的騎兵方陣利用它的優勢,很快的從蒙古大軍中撕開一個口子,朝蒙古中軍殺來。

孛羅冷冷的看著衝來的宋朝騎兵,揮了揮手中的令旗,很快從中軍中衝出三個萬人隊迎了上去,騎兵對騎兵,數萬的騎兵在廣闊的疆場上展開了不含任何戰術,任何詭計的撕殺,一方是為了解兄弟軍隊之圍,一方是為了使自己的友軍快速的解決對方,撕殺是不可避免的。一方是訓練有素,經過了無數場撕殺的蒙古騎兵,另一方麵是由蓋世名將之後親自訓練的軍隊,雙方在戰場是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軍事才能。

嶽海剛毅的臉龐上,沒有絲毫的焦慮,沒有絲毫的緊張,有的隻有冰冷的神色,右手揮動的戰刀象地獄的死神一樣不斷的收割著蒙古士兵的生命,毫不憐惜。周圍的宋軍隨著他們的統帥,毫不猶豫的擺了個魚鱗陣行,象一隻利箭一樣,向前射去。很快兩隻軍隊毫無花巧的撞到了一起。偌大的慣性使雙方人馬倒了一大片,但隨即又淹沒在馬蹄下,同時雙方士兵雙眼通紅,人類心裏的那一絲殘酷、嗜血被鮮血給激發起來,戰馬的碰撞,兵器的擊打和士兵的慘叫聲也被淹沒在這騎兵大兵團的作戰中,自高宗,不,宋朝建國以來,一向缺少馬匹的宋軍從來就沒有經曆過這樣的大規模的撕殺,三萬騎兵,雙方就有六萬騎兵,在戰場上毫無花俏的撕殺著,雙方的士兵很快的殺紅了眼,這時宋軍士兵們不由的不感激他們的皇帝,自少林寺南渡後,徐澤就逼迫著少林寺交出了他們的絕學羅漢拳,在宋朝的軍隊中普及推廣,雖然沒有內力的士兵使出的羅漢拳在那些武林高手麵前如同小孩一樣,但也使宋軍士兵在力量上上了一個大大的台階,以至於在與蒙古士兵的撕殺中絲毫不落下風。

看著場麵壯闊的騎兵大戰,雙方的指揮官的心情卻是不一樣的,對於孛羅來說,這樣的騎兵大戰雖然也是很少見的,己方也有著大量的士兵死亡,但草原人生來就是優秀的騎兵與射手,三萬人馬雖然不是個小數目,但與蒙古國能承擔的範圍還是有段差距的,隻要占領了襄陽,就是死了三十萬,忽必烈也不會找他的麻煩的;而黃藥師和郭靖就不同了,隨著騎兵戰的展開,隨後雙方陷入激戰,看著己方士兵的不斷的落馬,郭靖臉色鐵青,南方不同於北方,南方缺馬,也同樣沒有北方的那種天然的大草原,所以他們一來沒有高大健壯的戰馬,二來沒有天生的騎兵戰士,三萬騎兵對宋朝來說情願用十萬的步兵去交換它。但他們也知道,戰鬥到了現在已經不是撤退的問題了,不管是哪一方撤兵,對於另一方來說都是滅亡的結果,望著被無數的士兵簇擁的孛羅,郭靖心裏首次泛起無力的感覺。

坐鎮中軍的黃藥師猛的大吼道:“征戰沙場,報效朝廷,唯死耳,眾將士隨殺敵。”數十年的內力到底不同凡響,戰場上的撕殺聲也不由的淹沒在這句話裏,宋軍諸將士聞言,齊聲大吼道:“唯死耳。”聲音震耳欲聾。

孛羅見狀,對左右也歎道:“真英雄也。”但右手還是揮了一下,又是一個萬人隊朝二十八星宿大陣殺了過去,黃藥師等人的壓力一時大增,當下令旗招展,猛地裏東路軍攻南,西路軍攻北,陣法變動。

二十八宿大陣暗伏五行生克之理。南路一燈大師的紅旗搶向中央,郭靖的黃旗軍奔西,周伯通的全真教白旗軍衝向北方,黃蓉率領下的黑旗軍丐幫弟子兵趨東,黃藥師的青旗軍轉向南路。這五行大轉,是謂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宋兵雖隻四萬人,但陣法精妙,領頭的均是武林好手,而宋兵人人精神振奮,是以蒙古人雖然多了一倍,竟也抵擋不住。

激戰良久,黃藥師縱聲長嘯,青旗軍退向中央,黃旗軍回攻北方,黑旗軍迂回南下,紅旗軍疾趨而西,白旗軍東向猛攻。這陣法又是一變,五行逆轉,是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一時戰爭又陷入膠著狀態。

孛羅見狀,望了望左右,歎了口氣道:“中原文明博大精深,雖然我大元帝國占據了中原等萬裏河山,但仍然不敢自稱問鼎河山,更不敢改變中原的千年的文明了,中原文明遠遠超過我蒙古族,就拿眼前這個大陣來說,本相乃至朝廷的那些漢人也不可能破的了的,天下五絕果然名不虛傳了,哎,就更不要提那個名聲遠遠超過天下五絕的遮天帝尊了,看來,這個襄陽還是早拿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