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晨,李禾難得的在天蒙蒙亮的時候清醒,要知道,因為他身子弱的原因,往往都要王氏或者姐姐們喊他起床吃飯。而李禾隻覺得今天頭清目明,難得的清醒。
不過李禾起得早隻是相對於往常他起床的時間來說的,這個時間王氏和李三早就吃完了早飯準備去地裏去了。
王氏臨走之前想再去看看兒子,進了屋就發現李禾坐在床上發呆。她笑著親了親李禾的臉蛋,羞的他回過了神,訥訥的喊了一聲:“娘!”
李禾臉蛋紅通通的,他還是不太能接受這麼親密的舉動。
王氏也沒有多少時間和兒子說話,隻是叮囑他:“爹娘去幹活去了,你在家裏乖乖的,有什麼事情找你大姐她們,還有,離你二哥遠著些,知道了麼?”
李禾嗯嗯點頭表示都知道了,王氏看他這樣子恨不得一直守著他,隻是外麵有人催她,她也隻能抱了一下李禾就趕緊出了屋門。
院子裏,一家子都已經拿好農具,就等著王氏一起走了。
小陳氏穿著一身粗布褐衣,手裏提著一把鋤頭,看著王氏陰陽怪氣道:“喲!舍得出來了,我以為你又想在家裏躲懶了呢!”
王氏冷冷看她一眼,也不說話,拿了自己的農具就站在一邊。
老李頭看著這一早上劍拔弩張的樣子,心裏也不耐煩極了,煩躁的說道:“行了!都給我少說兩句吧!我看都是糧吃太多了!老大,你給我管好你媳婦,別成天隻會嘴上功夫,讓人看見還以為老李家一點規矩都沒有。人既然都齊了,就都往地裏去吧。”說完就率先起身出了院門。
當家的都已經發了話,眾人也不敢說什麼,小陳氏臉上雖憤憤不平,但是也閉口不言,眾人都默默的提著農具,跟隨大隊伍一起去了地裏。
到了田壟邊,旁邊挨著的那塊地早就來了人耕種。那地裏勞作的一對小夫妻見老李家來了人也停下手裏的活打招呼。
這塊地的人家姓王,小兩口剛成親沒兩年,就被分出來單過,家裏兄弟多,就隻給了他們兩畝地嚼用,雖然還沒孩子,日子也是過得緊巴巴的。
老李家老陳氏和小陳氏人緣都不太好,原是因為老的太過斤斤計較,一分虧都不肯吃,小的總愛背後嚼人舌根,潑婦作態,跟村裏那些愛說家長裏短的婦人交好。
而這個小婦人鄒氏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因此隻和老李家的三兒媳王氏交好。
鄒氏跟她相公王大河先和老李家的眾人問了聲好,然後王大河接著揮舞著鋤頭幹活,鄒氏則趁機跟王氏搭上了話。
鄒氏提著鋤頭直接到了王氏身邊,她也知道王氏和婆家關係不大融洽,因此也盡量背著他們說話。
鄒氏即使嫁為人婦,也不過十七八歲,王氏已經生了四個孩子,如今都已經三十多歲了,因此平時鄒氏都喊她嫂子。
“王嫂子,我看你快一個月都沒來幹活了,怎的今天就上了地了,是三郎好了麼?”鄒氏對李家三郎的事也有所耳聞,隻是終歸是兩姓人,隻能背後關心一下。
王氏苦笑一聲:“妹子,你不知道,我是不來不行了。勞累你關心我家三郎,雖沒大好,但是也差不離了,我想著今天下半晌去請村裏的黃大夫來瞧瞧,也好安安我的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