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走之前他並不想多生事端,也是為了安新任縣令的心。
隻是李禾可以拒絕官員,卻不能拒絕百姓。
城門剛開,李禾端坐在馬車內閉目養神,馬車緩慢行駛,一行人乘著微涼的天光往城外駛去。
李禾離開的消息沒有告訴任何人,就連新任縣令都沒通知,隻打算靜靜地離去。
馬車駛出了二裏地,官道兩旁突然冒出來許多穿著布衣的百姓,一眼望不到頭。
十幾個上了年紀的鄉老擋在了道路的前方,駕駛馬車的陳二見狀隻好將馬車停下。
李禾感覺到動靜,睜開眼睛疑惑地問道:“陳二,怎麼了,馬車怎麼停了?”
車外的陳二吞吞吐吐的回道:“這...大人,我也不知道怎麼說了,您自己出來看看吧。”
說完便將車簾撩了起來。
李禾探頭去看,便瞧見站在官道兩旁密密麻麻的百姓,往前看竟一眼望不到頭。
李禾的心猛的一顫,趕緊下了馬車。
這時他才瞧見攔在前麵的那十幾個鄉老,他們手裏捧著一條長長的被布包裹的長杆,那布花花綠綠,什麼顏色都有,看上去卻有一種奇異的和諧感。
李禾趕緊上前拱手道:“諸位鄉老這是在做什麼,可是有難處?”
這麼大陣仗,這事不小啊!
領頭的那個鄉老搖了搖頭,露出一個缺牙的微笑,顫巍巍道:“大人,這些年您為咱們辦了不少事情,托您的福,族裏的子孫都娶上了媳婦,孩子也都養活了,老夫可是從沒想過會過這樣的好日子啊!”
鄉老說著說著就激動起來,拐杖杵在地上砰砰作響。
李禾怕他情緒激動一下子厥過去,趕緊說道:“本官身為一縣父母官,做這些是應當的。”
誰知那鄉老越發激動起來,聲音也有些嘶啞;“咱知道!咱知道啊!以前那些官不是這樣的,隻有大人您是真的想著我們,您才是真正的青天!”
話音剛落,官道兩旁陡然爆發出一陣陣的聲浪,百姓們紅著臉喊道:“青天大老爺!青天大老爺!”
李禾的心突然鼓脹起來,眼眶也有些酸澀。
他不知道該如何回報這些百姓的熱情,隻能想著兩旁的百姓彎腰行禮。
慢慢的,百姓的聲音弱了下來,微微的哭泣聲在裏麵響起。
突然,人群中有人哭著喊道:“大人,您別走好嗎,我們不想你走!”
這個聲音仿佛是一個信號,人群中頓時冒出來許多舍不得的聲音。
捧著東西的諸位鄉老頓時急了,手裏的拐杖不斷擊打著地麵,紛紛喊道;“閉嘴!都閉嘴!”
這幫鄉親們不知道輕重,他們卻知道留在這裏意味著什麼。
等官道兩旁的聲音平息,捧著東西的幾位鄉老將東西送到了李禾手上,領頭的鄉老顫巍巍道:“大人,咱知道您這樣的人不會一直留在惠來這個小地方的,咱們都是沒見識的人,不知道該送您什麼東西,就想著家裏生了孩子都會挨家挨戶的要布做個百衲衣,咱們就給您做了個萬福傘,這上麵的每一塊布都是咱掙錢之後買的第一件新衣裳上裁下來的,要是沒有您,咱們這些人一輩子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裳啊!咱們不懂大人們之間的彎彎繞繞,隻盼望大人以後能步步高升,一路順遂。”
此時李禾隻覺得手上的東西有千斤重,墜的他險些拿不穩。
此時李禾眼眶通紅,淚水早已落下,他啞聲道;“慎之多謝各位叔伯的好意,日後定然為官清廉,不忘初心。”
說完之後便衝著眼前的這些鄉老恭敬的行了大禮。
這些鄉老也是眼眶通紅,更有人忍不住抬起袖子不住拭淚,官道兩旁的哭泣時也越發大了。
東西既然已經送到,這些鄉老也就沒有再攔著李禾的打算,紛紛讓開道路示意李禾可以繼續了。
李禾拿著萬福傘心情沉重的上了馬車,隨著陳二的吆喝聲,馬車緩緩駛離,隻是沒一會兒車外便傳來陳二的驚呼聲;“大人,您快看,這些人跟著一塊走了!”
李禾趕緊掀開側邊的車簾往外觀看,隻見兩旁的百姓跟在李禾的馬車旁不肯離開,李禾的出現就像是一個信號,這些人頓時大聲哭喊起來。
“大人!大人您別走!您走了我們怎麼辦啊!”
“嗚嗚,我隻想大人做我們的老爺,不想讓別人做!大人,不要走啊!”
李禾不忍再看,將窗簾放下,吩咐道:“快些,咱們盡早離開,百姓們也也好散去。”
陳二應了一聲,隨後猛地一甩鞭子,馬車的速度陡然加快。
除了車裏的李禾覺得有些顛簸之外,很快便將身後的百姓全部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