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海寇(二)(1 / 2)

無衣接過飛回來的回旋飛刀,在會說漢話那人身上擦了擦血跡。

那人以為無衣要殺他,連連用漢話大聲哭喊著叫道:“爺爺饒命,爺爺饒命。”

無衣卻不管他,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喝道:“說,你等是何處人士?”

其實不用問,他也已經知道,先前不注意沒發現。現在仔細一聽,這些人的語言分明和後世一島國差不多。

這島國,齷齪至極。

漢時進貢,隋唐時譴使者來學中國文化、禮儀;宋元時趁國亂偷去無數珍貴典籍;到了明、清,變為海寇,禍害東南沿海;近代更是變本加利,入侵中國,意圖將好大中國淪為其奴役之地。若不是還要拷問一下,這種典型的白眼賊子,還不如殺了幹脆。

在無衣的逼問下,那人終於說了出來。

原來他們是倭國人士,因家貧無計,才淪為海寇。前幾日探子去郡城踩探時發現他們一行人買了一大堆東西上船,無意間還看到他們露出的大筆銀錢,一時利欲熏心才會來攻打海船,要不然像他們這樣的小股海寇,也隻敢找一些小船下手而已。

宋文聽了苦笑不已,沒想到最後還是自己人惹的禍。也不想再聽,讓手下把這些人處理了,然後讓人去那邊船上接收一下。那邊船上還有二三十人,和他們一樣是海寇,方才被殺的是頭領。本來是想詐降,然後借機殺掉船上的人。沒想到遇到無衣,詐降不成反被殺了。

那頭領本身在倭國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可惜遇到無衣,就好像山羊遇到老虎。怎一個淒慘了得。

一番下來,浪費一些箭隻和擂石,倒是平白得了一艘大船和一條小船。

小船沒用,無衣直接讓人鑿沉,大船鑿沉可惜,就用大海船拖著。他還給它取了個名,叫“破奴號”。倭國人到隋人被稱為倭奴,所以稱為破奴倒也無差。

破怒號上不知怎的還滿載著一船貨物。有絲綢有瓷器有茶葉,看起來應該是這些海寇搶的。這一船要是販到番國,至少可得利萬兩白銀。沒想到殺敵還能繳獲東西,讓無衣笑得合不攏嘴。他想著是不是沿路也順手收拾一下海寇。這樣不用做事就也能有大筆銀子收入。他忽然覺得這是個很有錢途的職業。

自殺了海寇後,一路相安無事。

船過建安,無衣一直在仔細的觀察海岸,希望能從中找出一些曾經相識的景物。可惜跨越千年時光,滄海桑田。又哪能分辯出來。

無衣拿著千裏鏡,看了一下,不由長歎一聲。還好袁垣知道建安郡轄下有八縣,其中一縣是龍溪。而黎老恰好也知道龍溪縣的具體位置,要不然他都不知要去哪裏找回家的路了。

又過一日。無衣起來,吃過飯來到甲板。下意識的拿起千裏鏡往前一看。驀然發現遠處有一處地方非常熟悉,那不是自己經常到過的海邊嗎?記得旁邊有一條小溪流可以直接通往裏麵的小溪村。

看到熟悉的景物,無衣心頭火熱起來,連忙讓手下把船調頭,往岸邊駛去。

“東主,怎麼了?”

黎老上來,剛好看到無衣吩咐白蟒兵把船調頭,不由奇怪的問道。

這老頭,得了那隻老虎後,天天讓人煮虎肉吃,甚至晚上還偷偷的把虎鞭切片吃下。幾日下來,身子骨似乎真的健壯了不少,也不怎麼畏風了,頗有種雄姿英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