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到了全國大賽的時候。
Q市位於H省,距離京城很近,當天就能到達。
而李易,作為H省被選中的三人之一,在自家美女老師的陪同下,也來到了京城的全國賽區。
李家父母雖然也很想來,但是人家李易說了,全國大賽,之後會在電視上麵放,她們也能看到。來賽場會讓她感覺到壓力的。
一直把自家閨女當寶的李家爸媽,雖然很想看女兒的比賽,但是也怕給自己閨女造成負擔,所以聽信了李易的話,等著在家看電視轉播。
比賽方借用了京城的國府大學的體育館,來自華夏各地的共96名選手,齊聚於此。
前台是主持人一貫有些冗長的介紹詞,後台則是年齡各不相同的一群孩子。在李易的眼裏是這樣的。但是她沒想到過在別人眼裏,所有人都差不多,唯獨她有些特別。畢竟,雖然參賽者的年齡參差不齊,可是沒有一個像她這樣的小豆丁。
可以說,李易是所有參賽者裏麵年齡最小的一個。
每個人都對她另眼相看,不為別的,隻是因為她的年齡。
但是每個人都知道,現在最重要的不是研究她這麼小的年齡究竟是怎麼進入決賽的,而是盡快整理妝容,盡快平複心情,準備比賽。
1995年12月6日,晴,大風。
體育館外麵,北風肆虐。
上午10點整,在參賽者、觀眾、評委和其他工作人員的見證下,華夏第一屆全國青少年才藝大賽,正式開始。
也許這個大賽,對很多人來說,僅僅這是一個比賽而已。但是對於李易來說,也許從F市遷到Q市是她人生的轉折點,而這場比賽,確實她輝煌人生的起點!
比賽前,就已經隨機安排了每個人的比賽時間。大賽共進行3天,李易排在第二天下午,不靠前,也不算靠後,但是正是這個時候,其實正是很多人審美疲憊,而且還沒有提神的時候。
李易今天來,主要是先熟悉下。每個參賽者和陪同者都有免費的觀眾席座位,李易偷懶,自己並不想觀看比賽,經過籬落的勸解,她已經能夠平靜的麵對這場比賽。但是還不好抹了H省的麵子,於是隻能在後台轉了一圈,就說要回去練琴,至於H省的培訓老師說要她觀察對手情況的問題,直接扔給自家美女老師解決就好了。
回到住宿的旅館,李易掃了下周圍,沒發現特別情況,就直接閃身進了空間。
最近她在練習一部叫《柔術》的功法。不是現代社會的柔術,而是一種類似瑜伽或是說類似縮骨功之類的功夫。可以讓身體的柔韌性達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而且每個部位都會進行單獨練習,最後彙總。她僅剩下手和腳的彙總沒有完成。
《柔術》先是從手腳開始單獨練起,而後到脊椎和頭部這兩個最難的部位,當全身的柔韌性都練習到之後,又會從脊椎和頭部開始進行反向的訓練,也就是最後的彙總,直到手腳的彙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