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樂不是他的學名,他的身份證上寫的名字叫成於樂,但是這個學名除了申辦各類證件,平時幾乎就沒有用過,甚至連他自己都忘了。每當別人問他叫什麼的時候,他都會笑嗬嗬地回答:“我叫成天樂。”
成天樂的名字,說起來還頗有故事。他的大名“成於樂”,據老爹說是在他出生後不久請一位很有身份、很有學問、精通玄學的“大師”給起的,來自聖人的一句話——“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後來成天樂翻過《論語》,發現孔子真的說過這句話,看來他老爹所言也不盡虛。
上學之前,孩子在家裏或幼兒園一般都用小名,他的小名叫樂樂,讀音是歡樂的樂,與大名的念法不一樣。到了他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班主任老師點名,也不知是看花了眼還是太隨意,開口就叫道“成天樂!”
老師一下就把三個字叫錯了兩個字,“於”看成了“天”,音樂的“樂”讀成了歡樂的“樂”。這個名字太逗樂了,全班小朋友都笑了,連班主任老師自己也笑了。孩子們在學校裏往往都有綽號,於是“成天樂”毫無懸念地成了成於樂同學的外號,平時幾乎沒有人再叫他的學名。
別人的外號隻是外號而已,而成於樂同學的外號成了他的名字,再配上他一天到晚嗬嗬傻笑的神情,絕對是名如其人。老師點名叫錯的情況,從小學到大學不止一次地發生,甚至有幾次,成於樂同學自己一迷糊,在考卷上也把名字寫成了“成天樂”,而老師居然沒發現!
然而成於樂同學並不是完全迷糊,至少在高考的時候沒把自己的名字寫錯,雖然他的高考成績非常差,但試卷上的名字與身份證和準考證是一致的。除此之外,他平時就叫成天樂,這並不是筆名、化名或者單純的綽號,而是久而久之習慣了。有一個不算誇張的例子,曾經與他合租一起住了兩年的哥們,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學名原來不叫成天樂。
成天樂在LN大連參加的高考,隻考了三百分出頭,成績那是相當的淒慘。但可不能小看了他的“求學經曆”,在成天樂參加高考之前,曾補習一年;而在上補習班之前,還有兩年多在歐洲的留學經曆。如此說來,他也算是一位海歸人才啊。
成天樂的學習成績非常不好,他在考卷上寫的答案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樣,錯誤已經習慣成自然。初中畢業後,父母找人托關係花讚助費才把他弄到一家還算不錯的高中,高中快畢業的時候,父母也清楚別指望這個寶貝兒子高考能有什麼出息。
如今的報紙上經常有大版麵、多篇幅的出國留學介紹,出國留學中介機構也是五花八門,還經常在高檔酒店租會場舉行出國留學講座。經一位熟人的介紹,他父母聯係到一家中介機構,一咬牙就將寶貝兒子送到德國留學了。那時候他父親還在一家規模不大的國有房開企業領導崗位上,家裏的經濟條件還不錯。
按照中介機構的安排,成天樂的留學計劃是先讀一年語言學校,再按照當地德國大學的入學要求讀一年預科,然後考入大學繼續深造,等學成歸來也算鍍金成才了。假如能留在歐洲當地就業,不僅為家庭,也算是為國家解決了負擔。
可惜設想描繪的雖好,事實卻完全是兩回事。成天樂在德國一個叫奧克斯堡的地方讀了兩年的語言學校,連大學預科都沒進去,到了第三年,這個語言學校被地方當局不知查出了什麼問題,竟然被取締關閉了,成天樂於是收拾行李回國。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很多經曆類似的孩子,包括他的表哥李小龍。
他的表哥真叫李小龍,與那位國際功夫巨星同名,這哥倆的名字都挺有意思的。
回想起留學歐洲兩年多的經曆,就像是國內中介機構與國外利益方做了一個套,白白讓成天樂花了一大筆錢。但另一方麵,也怪成天樂自己不爭氣,他在國內讀高中尚且是那種成績,到了國外離開了父母與老師的管束,還能指望他莫名其妙自發地脫胎換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嗎?父母倒是這麼希望的,但這種希望未免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