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歲月鬼手,滄海轉桑田(1 / 2)

周逍弦教授今年五十八歲,現於BJ故宮博物院文保室任職,也是中國文物協會文物修複委員會的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他在文物收藏界可是大名鼎鼎,有一個外號叫做“鬼手”。他修複各種文物尤其是古瓷器的水平簡直是巧奪天工,多年來從事文物保護和修複工作,經他之手修複的傳世珍品無數。

身為最頂尖的文物保護與修複專家,當然也是最權威的文物鑒定專家,今天的節目能請到周逍弦來,就是鎮場子的!雖然周逍弦的學術研究重點方向是陶瓷與彩塑的修複,但對於他這種文物大家來說,各類文物的鑒定也都是觸類旁通。而周逍弦旁邊兩位專家的鑒定方向也各有側重,其中一位就是精通字畫考證的,另一位則在玉器、青銅器鑒賞方麵極為擅長。

李萬把畫遞過來的時候,周逍弦左邊那位字畫專家就皺起了眉頭,原因很簡單,畫軸與裱卷太新,簡直就像剛從工藝品商店買來的一樣!台下有很多觀眾也有同樣的疑問,但考慮到有可能是剛剛裝裱過的,要打開之後才能鑒定。

這樣的場合,出現唐代真跡的可能性太小了,簡直就像開玩笑一般,誰也沒認為這幅畫會是真的,哪怕是後世的摹本都已經超出節目組的預期了。

周逍弦麵帶自信的微笑接過畫卷,神情卻微微一怔,動作定格在那裏愣了幾秒鍾!普通人很難體會到他此刻的感覺,周逍弦一生不知修複了多少件文物,這樣的工作需要常人無法想像的認真專注與全身心的投入。在他中年之後漸漸有了一種感受,仿佛那些文物的碎片有自己的生命,他甚至能奇異地感覺到它們在沉睡中呼吸。

聽起來也許很玄幻,但這並不是虛構,每一件文物在他的手中重現當初麵目,就像從沉睡中醒來、會述說一般。器物本身帶有歲月沉澱的氣息,心神沉浸其間能真切地感覺到。周逍弦最擅長修複瓷器,哪怕是兩件很相似的古瓷碎片混在一起,他都能用手很輕鬆地分開,因此人稱“鬼手”。

但是周逍弦本人卻不喜歡這個外號,認為其江湖氣息太濃。他是一位學院派專家,一生從事文保工作的學者,並不是搞收藏淘寶的。而此刻,他從李萬手中接過畫卷的時候,卻莫名有一種奇異的感覺。

畫卷雖然沒有打開,接在手中卻有一種渾厚的歲月滄桑氣息。周逍弦疑惑了,這種感覺不可能是假的,也不是任何一種做舊手段能達到的,然而這幅畫卷偏偏沒有任何做舊的痕跡!難道真的會是唐代的真跡嗎?他回過神來,有些迫不及待地展開了畫卷……

攝像機的鏡頭對準了周逍弦的表情,另一個機位對準他手中展開的畫,按照導播編排,節目進行到這裏要插播一段廣告,廣告之後再揭曉鑒定結果。但是錄製現場卻沒有間斷,現場中央背景牆上有一個大屏幕,播放的就是周逍弦打開畫卷的場景,台下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當畫卷展開的時候,其表麵似有一層水波狀的漣漪蕩漾而開,仿佛有什麼東西在無形中散去。其他人都看的不是很真切,隻有手持畫卷的周逍弦莫名感覺到了,下一瞬間,他的表情突然變得極為古怪。

現場的所有聲音都消失了,大家都目瞪口呆忘記了說話,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大屏幕。但這奇異的安靜隻持續了短短的幾秒鍾,緊接著是一陣哄堂大笑,很多人甚至把眼淚都笑出來了!

周逍弦展開畫卷的時候,持寶人李萬緊張得嗓子眼都發幹。理智與常識告訴他,花八千塊在舊書攤上買到一幅唐代真跡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但誰也不能說沒有萬一的僥幸發生。設身處地地想一想,絕大多數人都會有這種反應的,李萬已經算鎮定了。

李萬沒有看畫卷,那幅畫他早就看過多少遍了,再看也看不出什麼花樣來,他隻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周逍弦的表情,仿佛想從這位專家的神色間看出什麼端倪來。周逍弦的打開畫卷後的表情很古怪,節目錄製現場一度鴉雀無聲,緊接著爆發了一陣哄堂大笑。

這笑聲把李萬給弄懵了,而周逍弦卻一言不發,李萬不知所措地問道:“怎麼了?這幅畫怎麼了?笑什麼?”

周逍弦眉頭緊鎖沒答話,旁邊那位字畫專家一邊笑一邊說道:“你家的唐朝,有京滬鐵路高架橋啊?”

專家的這句話被麥克播放出去,現場又是一陣哄然大笑,台下有很多人都笑得直揉肚子。李萬這才感覺到不對勁,猛一抬頭看見了大屏幕,緊接著低頭去看周逍弦手中已經展開的畫卷,刹那間呆立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