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蠱者惑也,正道滄桑誤偏門(1 / 2)

客戶中有不少人都是一方富豪,否則也不會拿出那些閑錢去炒外彙,那些錢對他們來說並不多,但也畢竟是個人情!當他們聽說是李相庭把雲一帆從南京找回來的,識趣者紛紛給易斌打電話表示感謝。一聲招呼而已、惠而不費,在世麵上混的人這點講究都是不會忘的。

易老大卻說道:“不要謝我,要謝就謝成總!……但成總最近很忙,最好不要去打擾他,人情就記下吧,以後再說。……成總還說了,會繼續幫助諸位追回損失。”

易老大說“謝”,聰明人當然明白是什麼意思。這本來不關成天樂的事情,可成天樂卻在幫他們追回損失,等於是天上掉下來的錢,好意思讓成總白幹嗎?成總現在很忙,但將來若有什麼需要,諸位也得表示表示吧?

這已經是客戶們第二次收到成天樂追回的款項了,第一次是成天樂搞飛騰公司清算的時候,賠償了每位客戶一萬元。更有意思的是,從警方那裏傳出一個離奇的故事,據說這位成總神通廣大、有匪夷所思的手段。更具體的說,成天樂是個“養小鬼”的,養的小鬼還很厲害!

……

“養小鬼”是一種巫術,在正常人看來也是一種無稽之談,但它在東南亞一帶卻很流行,甚至很多港台明星都幹過“養鬼仔”一類的事情,聽起來很有些烏煙瘴氣的感覺。它據說是收養所謂夭折嬰兒的陰魂,並以特定儀式通過某種血食“喂養”,然後可以驅使這些小鬼去做一些特別的事、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今到泰國一帶旅遊,還有很多布置的甚為陰森神秘的商店裏有所謂的“鬼仔”出售,拇指大小的木偶浸泡在很特別的油脂中,裝在透明的小瓶或者特製的小棺木中。把這些玩意買回去按照特定的儀式念咒供養,據說就能驅使它們去做某些事;但如果違反了儀式或者放棄供養,就會遭到報應雲雲,聽上去既玄幻又扯淡。

但不論怎麼玄幻與扯淡,在某些地方確實有人這麼做,養小鬼的人還不少,其中甚至不乏很多娛樂圈裏的名人。究竟有沒有養小鬼這回事且不說,但這種現象能存在不是不可以解釋。有些人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有些人也可能有無法完成的願望、用通常的手段得不到的東西或者沒法做到的事情,便妄想去祈求鬼神。

舉一個相對溫和的例子,比如某男看上了一位姑娘,難以啟齒或明知追不到手,但心裏又放不下念頭,既不想或不太可能通過正常手段去追求,卻又希望達到目的。他會在白日夢中去幻想假如世上有一種叫“迷情蠱”的巫術,能讓對方主動投懷送抱就好了,哪怕付出很大的代價也會願意的!

假如在這個時候,有人告訴他世上真有“迷情蠱”,不論是真是假,恐怕他都會願意試試的。嚐試的過程搞的越複雜越神秘,吸引力可能就會越大。無論有沒有效果,也算是一種虛幻的自我安慰。假如有人再告訴他,隻要努力終會有效,說不定此人便會沉淪其中。

什麼是蠱?蠱者惑也。為什麼會有巫術在當今這個文明世界中流行?從某種角度來看,也代表人們希望擁有自己本不具備的東西!實現這種目的有很多種手段,比如總體上科技文明的進步、個體上的努力奮鬥,但有些事情卻是無法解決的,於是人們總懷著這種期冀。那些身陷傳銷團夥中卻不自知回頭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中了蠱。

至於“養鬼仔”,還有一些人是因為好奇,出於某種追求刺激的獵奇心理想試著玩,就像很多人玩筆仙或碟仙等“請神遊戲”一樣,以證明自己與眾不同或者膽子更大,有效果則更好、無效果也圖個樂子,但其實它一點都不好玩。

事情的道理如此,但現象始終是存在的,雲一帆在公安局裏受審,終究還是把遭遇“耗子”的那一幕給交待出來了。他是親眼見到的,心魂稍定之後便開始思考,以自己的見知與理解向警察交待——那成總是養鬼的,養的小鬼仔很厲害,所以才把他找到了。

公安幹警隻能將之當作無稽之談,這家夥大半夜被人敲門請走,也不知嚇成什麼慫樣了,見到成天樂竟被嚇出幻覺來了。公安機關不是科研單位,犯罪歸他們管,養鬼不歸他們管,反正雲一帆已歸案、相關案情也交待清楚了,也就沒必要再節外生枝了,這些東西與案情無關,就算是胡說八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