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樂哈哈大笑,笑聲在街道旁傳出很遠,他扶著樹幾乎笑彎了腰,好半天才喘過氣來道:“於飛啊,你可真逗!這隻是一個居民小區啊,留園會是這個樣子嗎?你在蘇州也呆了快兩年了,連留園的大門都不認識,還往居民小區裏跑。說什麼幹事業就要積累知識、長見識,是這麼說的吧?這算什麼見識!”
這笑聲和話語頗有點刺耳啊,於飛鬧了個大紅臉,再仔細一看那個亭子是小區的保安崗亭,窗戶下麵還立了個牌子,上麵寫著:“留園園林,向前一百米。”
於飛臊的簡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看見這個牌子,就似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解釋道:“你看看,有很多人和我一樣認錯了,所以小區門口才會寫這個牌子。這個小區的名字就叫世家留園,難怪很多人會認錯。”
成天樂點頭道:“是啊,是有很多剛到蘇州的外地人或外國人,分不清古典私家園林和現代居住小區的景觀點綴,看見了留園兩個字就往裏麵鑽,也不仔細看看假山後麵是居民樓!中國四大名園之一,難道就是這個樣子?……說你在蘇州呆了兩年,別人會信嗎?”
留園如今的大門很不起眼,假如坐車經過留園路,甚至都不容易看清楚。在一片白色的高牆中,也就和普通宅院的門戶差不多大,門楣石梁上刻著碗口大小的“留園”二字,走進去之後才豁然發現曲折幽深。庭院之雅、田園之美、山水之幽、山林之趣,在回轉之間連綿不斷,熔自古江南造園藝術於一爐。
全園有回廊貫穿,依地勢曲折渡水穿壑,廊壁嵌有曆代著名書法石刻三百多方。行走其間,不論是樓閣重簷、奇峰疊嶂、山水環抱,景觀疏密交錯之間絲毫不覺淩亂,移步成景、咫尺山林,令人流連忘返。
成天樂從大門進去,徑直右轉走向留園東部的庭院建築群。穿廊過閣,庭院假山掩映互現、虛實相間、曠狹自然、層層相屬令人歎為觀止,成天樂沒有請導遊講解也沒有拿自助式導遊器,而是給於飛做起了導遊,介紹各處景觀講究以及變化之妙。
園中還有不少遊客,也有不少導遊舉旗帶領的一隊隊老外。於飛緊緊跟著成天樂,在這麼曲折變化的園林中,他生怕一不小心迷了路、找不到成天樂了,頗有點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感覺。
在留園裏走馬觀花,隨處就能發現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致,再聽成天樂這麼一講解,於飛隻剩下驚歎的份了,他不禁問道:“成天樂,這裏你來過很多次嗎?”
成天樂:“我隻來過一次,去年這個時候,我媽媽來蘇州,我陪她逛過。”
於飛:“隻來過一次就這麼熟,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
成天樂卻長歎一聲道:“這樣的園林,逛多少次也不嫌多啊!需要走走停停、且坐且品,去感覺去體會心神融入其中的那種韻味。我們在組織裏麵聽課的時候,有人不也認為那些課聽多少次都不嫌多嗎?
說實話,真正不嫌多的不是那些廢話,也不是這裏的一草一木,而是你品味到的東西,在於我們逛風景、做事情時能否真有感覺?這些景色很美,你能說出美在哪裏嗎,給你什麼感受?
我剛剛從組織出來的時候,覺得很慚愧啊,像我們這樣的還自稱去德國留過學,卻連中國的園林都逛不明白!留學又學到了什麼呢?連德語都說不利索,假如總是那樣,幹什麼都沒用。我是學美術設計的,多少也學了一點東西,自然會對園林感興趣,比你明白一點也正常。”
成天樂仿佛話中有話,於飛隻得不說話了。再往前走穿過林泉耆碩之館,迎麵是一個庭院,庭院中有個小而精致的荷花池,荷花池對麵聳立的便是江南最著名的奇石——冠雲峰。有不少人從各個角度在拍照,還有很多遊客站在冠雲峰下輪流合影,有好幾位導遊拿著喇叭在講解著這塊奇石的來曆,環境有些嘈雜。
於飛嘀咕道:“不就是一座假山嘛,蘇州那麼多假山,它怎麼會這麼有名,難道就是高一點嗎?也高不了多少啊。”
成天樂笑道:“就是一塊石頭而已,你這麼看也沒錯,就像天底下人人都是長了一個鼻子兩個眼睛,都是人而已!……但人和人是不一樣的,這塊石頭不僅有曆史淵源,而且造型集中了太湖石的各種觀賞特點,它可不是普通的假山,被稱為峰有六米多高,是一塊完整的太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