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之前,位於如今寧波沿海穿山半島的盡頭,有九座無人居住的海島環列,這些島嶼與陸地之間有灘塗相連,是被河流的出海口以及海潮衝刷分割而成。古時荒島上樹木參天,飛禽走獸出沒,山澗中梅樹叢生,冬季梅花滿穀、初夏梅子壓枝。
至明代時始此處有人跡,明軍在島上設炮台抗倭寇,漸有居民遷入、設治所,是對此叢島最早的開發。至清初此叢島又被稱為梅子山,島上有廟,廟中有匾曰“漢室孤忠”。到了近代,由於三百多年的開荒造田,島上梅花已砍盡伐絕,形成了連片的村莊與田地,但仍然是偏遠之地。到了二零零八年,這一帶設立了保稅港區,迎來了新一輪的開發建設高潮。
與易斌有合作的岸達公司就在梅子山有一個項目,毗鄰封閉管理的核心保稅區,之所以選在這裏搞投資,是看中當初保稅港區立項,趁著預期中的開發熱潮拿了一塊地,地價相對便宜。另一方麵,他們也是衝著這裏的優惠政策。當地有規定:在此注冊的商貿服務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三稅相加或營業稅達到一定規模的,可享受種種補貼,增值稅優惠百分之二十、所得稅優惠百分之三十六、營業稅優惠百分之六十。
岸達公司在這裏投資的是一個大型倉儲項目,是保稅港區的配套,又搭車套了一個地產項目,其實主要目的還是衝著地皮去的。借著開發建設的熱潮,不僅倉儲項目本身能夠盈利,地產投資也可以升值。
但是這個項目投資大了點,地產市場前兩年整體環境不是太好,再加上岸達公司將主要資金抽到蘇州去開發“岸達-園林”項目了,這裏的開發一度中斷,隻是建成了幾個大型倉庫,北邊還有一片土地並沒有立即動工。
到了去年,隨著市場漸漸轉暖以及其他項目的資金回收,這個項目又逐漸啟動,它北側那一片是荒地,雜樹叢生長滿了次生林。土地開挖平整、預埋管線的時候出了好幾次工傷事故,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工程方的太大警惕,但後來岸達公司卻不得不認真對待。
事故的原因認真查起來,都存在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人員不按安全規定、違規操作等因素。這樣的事故出了好幾起,處理賠償起來很頭疼,就算是施工人員自己的責任,可一旦鬧事,項目方也得認慫,更何況安全防護方麵也有漏洞。
再這樣下去,處理事故的成本已經超過了追加安全防護的成本,項目方也加強了安全防護與檢查工作,可仍然接連出了好幾次事故。雖然每一起事故本身都有客觀原因,但總是接連不斷就有點難以解釋了,當地便有神神叨叨的傳言出現。
岸達公司也私下請了幾拔和尚道士做法消災,項目方與工程方甚至還因為賠償問題起過幾次衝突。岸達公司認為承包商請來的施工隊伍不符資質,施工過程中違規操作太多,在春節前結完賬就打發走了一批,工程暫時停了下來。可就算年後請別的工程隊,如果再出事怎麼辦?
岸達公司老板心裏也沒底,上次他想請梅蘭德沒成功;成天樂也沒第一時間過來,卻派來了吳賈銘。除了吳賈銘之外,岸達公司也請了別的方麵的專家來“考察”,因為當地很多小道流言傳的是神乎其神,讓他們也很是不知所措。
吳賈銘在大年初八那天趕到了項目現場,經過一周左右的調查,把事情搞清楚了一個大概。起初時,工程承建方確實不太注重安全,可能是出於降低成本的考慮,有很多安全措施都沒做到位;而且施工隊伍也沒有正規的資質、安全意識很淡薄。
反正在別的地方他們也是這麼幹的,並沒有出什麼大事。可是到了這裏就不走運了,連續出了事故。事故責任賠償累計起來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啊,而且後續的麻煩很多。後來承建方不得不追加投入,安全配套措施和安全管理製度都有了,但還是出了幾起事故。
這一係列事故的發生,各方的責任都有。吳賈銘一一調查,發現每個獨立事件好像都沒有什麼異常之處,差點以為這是巧合、他是白來了一趟。結果在一次散步時,他卻偶然發現了不對勁。
那是一天午飯後,吳賈銘獨自在工地周圍走了一圈。還沒有開工,周圍堆放著零散的建築材料,工地裏還養了兩條大狼狗。吳賈銘吹了聲口哨把兩條狼狗招了過來,一左一右跟著他走。可是走到工地北側一處灌木叢生的荒山坡時,那兩條狗卻沒有跟在他身邊,而是從旁邊繞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