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事情從頭到尾都是宋召南策劃的,成天樂旁觀“監督”了它的實施過程。宋召南還有別的事情要忙,提供方案後便回去了,奠基儀式的那天是個周末,他又飛了過來參加。第二天中午,在成天樂所住的酒店套房客廳裏,兩人還有一段談話。
成天樂感慨道:“宋教授啊,真有你的,事態的發展完全在你的預料之中,岸達公司一步步都是那麼實施的。……你不說我還不清楚,原來現在蓋座廟還是個很掙錢的項目!”
宋召南一邊喝茶一邊笑道:“那是當然,如今很多風景區都熱衷於建廟,隻要能辦下手續就行,你以為他們是為了菩薩嗎,當然是有利可圖。……但這裏不是什麼風景區,項目要想成功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吸引力與知名度,好在當地曾有流傳那麼久的風俗,又經過了這麼一番宣傳,在這一點上做文章,李立建這座廟是不會吃虧的。岸達公司不僅可以靠廟吃廟,地產項目的預期銷售都可以帶動。”
成天樂微微一皺眉:“可我還是有點不太舒服,這座廟算誰的?它將成為岸達公司的一個盈利性項目,隻不過以廟為名而已。”
宋召南笑了:“我理解你的想法,很多人可能都會有一樣的想法。廟成了岸達公司的項目你不舒服,找幾個不相幹的和尚負責你就舒服了?本來就在人家的地皮上,人家改了規劃追加投資建的,而且是按照我們的要求,保留遺跡、重修建築,讓那段曆史和它承載的精神重見天日。
不要忘了我們的目的就是這樣,至於忠烈祠和海神廟合建,也是有道理的。海神廟更容易吸引人,而另一方麵,曆史上的海神廟就是為了保護與承載英烈祠而建造的,也融入到這段曆史當中。如此設計,能迎合當地的風俗、講述它的源頭,人們來到這裏,自會清楚那一切。
不可能讓岸達公司白白承擔巨額的損失,隻滿足我們空想中的願望,人家憑什麼?既然有兩全其美的辦法,為什麼不用呢?那留下石碑的先人實現了願望、我們達到了目的、岸達公司挽回了損失,最重要的是,這英烈海神廟又重新出現在這裏,能向人們傳達它想傳達的精神!”
成天樂苦笑著點了點頭道:“謝謝您的指點,我也想明白了!提願望和要求很簡單,真正去做事卻很難。這世上不缺空想的人,少的是把事情辦成的人。隻要你去做事情,就不可能挑不出毛病沒有遺憾,其實宋教授您的方案已經是現有條件下的最佳選擇了。”
兩人正在說話,突然有人敲門。成天樂喊了一聲:“門沒鎖,進來吧!”他放下茶杯站了起來。
門開了,走進來一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穿著西服打著領帶,看上去非常幹練精神。此人一進門看見宋召南也在,不禁微微一怔,隨即微笑著向成天樂伸手道:“成總,你好!我是寧波聽濤山莊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物業部經理,名叫周峰。今天特意登門拜訪,向您表示敬意!”
成天樂納悶道:“敬意?我們不認識啊!”
周峰笑道:“你不認識我、可我認識你,成總指點岸達公司發掘了這裏的遺跡,並重建英烈海神廟,我也是寧波當地人,對您十分佩服!……請問這位先生是——?”
成天樂介紹道:“這是著名的民俗專家宋召南教授,你既然知道這件事,在報紙上應該看過他的名字。……坐下說話吧,你來找我有什麼事嗎?”
周峰坐下後取出了兩張名片分別遞給了宋召南和成天樂。宋召南接名片的時候微微皺了皺眉,他可是大學裏的學院院長,對各種場合微妙的細節講究都很注意。周峰遞名片的順序似乎有點不對,他既然是來拜訪成天樂“表達敬意”的,怎麼先把名片遞給了宋召南?這個小小的細節也暴露了一個問題,在來訪者周峰的眼裏,宋召南可能比成天樂更重要。
成天樂坐下看名片,周峰也注意看成天樂的反應。令他失望的是,成天樂看見“聽濤山莊”幾個字時,神情沒有任何變化,而是抬頭問道:“我在這裏現場指揮遺跡發掘的事情,外界並沒有報道,報紙上也隻提過宋教授的名字,周先生又是從哪裏聽說的呢?”
周峰答道:“我是聽內部人說的,說起來,我們也算是同道中人。……我今天來就與此事有關,希望成總幫一個忙,我們能否私下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