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在郊外拐下大路,轉入一條由煤渣和碎石鋪就的鄉間簡易公路,穿過一片櫻花林來到了海邊。海浪起伏一望無際,風光很美,又沿著海邊走了不遠,左轉進入了一個院子。這裏看上去就是一家很不引人注目、地點很偏僻的鄉鎮工廠。
進院正麵是三層樓的辦公室及廠房,兩側是加工木器的車間,並不雜亂顯得非常幹淨整齊。到院裏停車,吳桐招呼人將東西小心翼翼的搬下來,一直抬到了辦公樓的接待室裏。這裏布置得古色古香,頗有修士往來的場所氣氛,也放著一對清代酸枝木多寶格。
吳桐可真給麵子啊,當場命人將原先的多寶格搬走了,換上了成總送來的這對。這裏在普通人眼中不過是木器廠的會客接待室,卻也是天下同道拜訪坐懷山莊通報的門房。放上這樣一對格架顯得更有氣派,若是有人問起,則是成總拜山時所贈。既然成總送此貴重禮物,吳桐當然不吝惜留此緣法。
他們卻沒有在接待室停留,直接穿過辦公樓進了後麵的庭院。一進中庭感覺就不是工廠了,中央有一株參天大樹,翠綠的樹冠如華蓋般展開籠罩住整個庭院,環境中有一種精純的生發靈動氣息,兩側有回廊和很多房間。據吳桐介紹,這裏平時是普通弟子的修行靜室,若逢坐懷山莊舉行大典、來的客人太多,此處也是待客的客舍。
穿過中庭又走進了後院,成天樂本以為與他住的那座古宅一樣,後院是一個風景園林,大名鼎鼎的坐懷山莊門戶就在園林之中。等進了院卻大吃一驚,這裏就是標準的木器加工廠的後院,四處堆放著各種木料、加工機械、有新有舊甚至還有一些廢品、壞掉的機器等,顯得雜亂無章,東一堆西一堆有兩人多高,有些東西上麵還蓋著塑料布防雨。
假如不明情況,無論誰都不會認為坐懷山莊在此處,可它偏偏就在這裏!
在吳桐的帶領下穿過這些散亂堆放的雜物,成天樂又發現這些東西竟隱然形成了一個迷蹤法陣,假如一般人在裏麵亂鑽,怎麼走都會走回到中庭那邊去。他們當然不會迷路,最終穿出了後院門。
這道門一打開,就如夢幻般場景一變,迎麵是一片洞天斑竹林,宛如一道屏障擋住了視線。這道門就是坐懷丘的山門,有一塊紅邊藍底金字的大匾,上書“坐懷山莊”四字,它居然掛在門內的梁上,要進來後回頭才能看得見。
左右有兩條岔路繞過竹林又合二為一,出了竹林眼前豁然開朗,居然出現了一片山穀。坐懷山莊是白少流所創立,論曆史當然遠不及那些傳承數百上千年的大派久遠。這處道場的規模也不能與太行洞天或連雲秘境相比,但在成天樂看來也不小了。穀地連兩旁的山梁,大約有百丈方圓,地勢呈懷抱的形狀。
在斑竹林的邊緣,一道清澈的溪流從左側山梁流下,繞過穀地流向右側的山腳。小溪上有一座整塊白石雕成的小橋,正麵遠方是一座山丘。離得這麼遠,也可以看見削平的山壁上以金粉書寫“不亂”二字,每個字都有一人來高、竟是一筆揮成。
這座山丘就叫“坐懷丘”,白少流閉關的靜室就在那書寫金字的石壁下方山中。坐懷丘左右兩側各伸出一道弧形的山梁,如兩隻手臂環抱著這片幽穀。麻花辮就笑眯眯的站在白石橋上,迎接成天樂的到來。
吳桐陪客隻到橋頭為止,當即便拱手告辭,麻花辮則領著成天樂走入山穀,一路說說笑笑,談的大多是最近關於成天樂的江湖傳聞。談笑間走到了左側山梁上那道泉流的發源處,這裏有一個泉眼,泉眼下方依地勢在山石上鑿成了幾層錯落的連池。
連池旁的花樹掩映間,有一座六角涼亭,卻非常見的木柱瓦頂結構,所有構件皆白石雕成,亭中石桌旁放了兩個石墩,桌上還有一壺熱氣清香的茶。
成天樂剛剛坐下,茶壺就自動離桌而起,給他斟了一杯,就似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拿著,然後元神中就聽見了白少流的聲音:“成天樂,別來無恙!我聽聞你入太行洞天送寒針翠,入連雲秘境送煉形龍髓,如今到我坐懷山莊門前,又給家具廠送家具。
成總行事之緣法玄機,確非常人所能測。我了解你的脾氣,你這人既大方又節儉,今天送了這麼貴重的拜山禮,一定是有事相求又覺得不好開口。你我之間就不必顧忌太多,盡管說吧,是不是遇到什麼棘手的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