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當夥計,有很多機會結交天下各派同道,平日裏還能與三夢宗與正一門弟子有很多交流機會,對於宗門傳承已中斷的史天一而言,當然是再好不過的地方,所以他是越呆越舒服了。尤其對成天樂,是越想越感激。
今天一看見成天樂,史天一就趕緊過來打招呼行禮。成天樂卻答道:“我不是順道來吃飯的,就是專程來拜見石盟主的。”
史天一愣住了:“您到這裏來拜山?……石盟主也不常在這兒啊,而且據我所知,他如今不在蕪城,已經去芒碭山了。”
史天一沒好意思直說成總不太懂拜山的規矩,因為他自己當年也不清楚很多事理。知味樓就是一家酒樓,雖是石野名下的產業,卻非三夢宗的宗門道場。江湖同道路過蕪城順道過來吃頓飯,隻是和這裏的三夢宗弟子打聲招呼,但有事想拜訪石盟主,還是要正式聯絡三夢宗的,總不能往飯店的一坐、招呼夥計道:“石盟主在哪兒?我要見他!”
成天樂聞言卻追問道:“芒碭山在哪兒,離這裏遠不遠?”
史天一:“聽說距此有數千裏之遙,而且石盟主在那邊辦的事情,一時半會兒也結束不了。”
成天樂有些傻眼道:“看樣子我來的不是時候。”
史天一好心提醒道:“你怎麼就這樣跑來拜見石盟主呢,這兒又不是宗門道場,難道是是私事嗎?”
成天樂解釋道:“有一位前輩給了我一件信物,告訴我直接到蕪城知味樓來找石盟主,石盟主自然就會見我的。”
史天一更加納悶了:“到底是什麼信物啊?……呃,既然是前輩高人給石盟主的信物,倒不能由我在這裏驗看了。快隨我進去,找三夢宗的值守弟子。”
內部有熟人就是好辦事,史天一把成天樂迎進了知味樓,然後打電話通知了酒樓的經理陳雁。蕪城知味樓的主事者陳雁是陝西米脂人,形容約三十來歲,很是端莊秀媚。聽說姑蘇成天樂拿著一件信物跑到知味樓來拜見石野,她立刻從外麵趕回來,將成天樂請到了二樓的辦公室。
陳雁在昆侖修行界可能修為不高、聲名不顯,但各大派高人前輩都見過不少了,舉止很有風度也很得體。可是當成天樂將那張紙打開放在辦公桌上時,陳雁卻驚訝的站了起來,身後的椅子滑出去好遠,趕忙問道:“成總,您這張幌子是哪來的?”
成天樂記得白少流交代的話,並沒有把前因說破,隻是老老實實的答道:“我在大連一家教堂外,偶遇一位前輩出現在麵前,腳下就擺著這張幌子和我打招呼。而我與這位前輩早在數年前於蘇州時就有一麵之緣,心有困惑便向他求教。他給了我這張幌子,並說持此物來此地,便可向石盟主求助。”
陳雁點頭道:“哦,我明白了!成總來對了地方,請隨我來,暫時稍等半日,我這就通知石盟主。”
陳雁又將成天樂從辦公室請到了二樓走廊盡頭的一個包間裏。這個包間不大,門牌上寫的是“君子居”三字,裏麵放著一張清漆白楓木圓桌、四把靠背團椅,在屋角還有一個同樣材質的白楓木高幾。在屋裏推開後窗,就可以看見句水河以及不遠處的千年濟川橋。
陳雁又端來一壺茶,就讓他坐在這裏等著。成天樂很納悶,石盟主不是去幾千裏外的芒碭山了嗎,而且有要事在身短時間內顯然回不來,他在這裏又是等誰呢?但既然是登門求人,對方也很禮貌的接待了,他也不好意思多問。
他大約是午飯時間到的,就這麼一直等到了晚飯時間,然後有人敲門進來,給他擺上四菜一湯一壺酒,並且很客氣的說道:“成總,勞您久等了,先吃晚飯吧。”
成天樂終於問道:“我還需要等多久,用不用明日再來?也省得總在這裏打擾。”
那位三夢宗外室弟子很抱歉的說道:“我也不清楚啊,您就再多等一會兒吧。”
成天樂沒有點菜,酒菜卻給準備好了,那就吃吧。成總好歹也算是幹飯店出身的,不僅自己會做菜,對於各種菜肴更是有鑒賞品味。這知味樓做的菜真不錯啊,尤其是那酒簡直太好喝了!可惜隻有一壺,他喝完了在那裏直舔嘴唇,但沒好意思再要。
吃完飯有人收拾桌子,成總做事總是很有個性,他掏出錢包來要結賬。服務員笑著說不必,成天樂卻說道:“這兒就是酒樓,平日裏江湖同道時常往來,吃飯就是吃飯,難道他們都不結賬嗎?假如是那樣的話,這的生意還怎麼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