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樂遙望四周道:“你這麼一說,我覺得這裏確實很適合殺人,而且也很適合躲藏。看那些山與別處不同,拔地而起高崖百丈,李逸風隨便找個高處收斂神氣一躲,我們不可能發現他。但要是跟蹤楊林的話,穿過某些山穀或溪流時周圍沒有遮擋,他很輕鬆就能看見我們。”
梅蘭德:“現在知道成總將沐冷芸帶來,確實是高明之舉。雖有任道直在,也可以盯住楊林,但那隻小八哥確實比畢方更好用。”
有山有水,有密林高崖的地方,最常見的聲音除了水流淙淙和風吹樹梢,就是鳥兒的鳴叫,最容易看見的動物,就是各種各樣的飛鳥。沐冷芸跟在楊林後麵,就以一隻八哥的原身,不動用任何神通法力,從一片樹林飛到另一片樹林,與楊林的距離時遠時近、忽左忽右,就似一隻漫無目的、在空中自由飛來飛去的小鳥。
沐冷芸學過收斂妖氣之法,化為人形之後別人很難認出她是一隻八哥。但成天樂今天就是讓一隻八哥去做八哥而已,絲毫不引人注意。別說是那豹妖楊林,就算是一代妖宗自己,假如事先不認識這隻八哥的話,走在山林中也很難留意到。
假如李逸風躲在高處觀望楊林,也不會發現他被人跟蹤了。沐冷雲會在沿途留下記號,隻有成天樂和梅蘭德才能察覺與分辨,隔著幾座山遠遠的尾隨。
至於任道直並不是在近處跟蹤,假如一隻畢方出現在山林裏,沒法不引人注目。它若施法隱匿行跡飛在半空,也會有微弱的法力波動,所以隻在適當的時間飛到極高之處,遠遠超出一般修士神識查探的範圍之外,觀望著大範圍的動靜。如果楊林在山中被什麼人截住了動手,任道直會立刻通知梅蘭德和成天樂。他的任務並不是盯楊林,而是注意不知何時何地會出現的李逸風。
不知李逸風告訴楊林的是怎樣一條路線,他在武夷山中走了兩天多時間,一路攀崖涉水,時而也經過有人煙的村莊附近、穿過一些被開發的旅遊風景區。成天樂感歎道:“我們隻是追隨沐冷芸留下的記號,等待任道直的發現,根本就看不見楊林,也不知道他此刻在哪裏,這究竟是來殺人的還是來旅遊的?”
梅蘭德:“取命隻需一揮刀,沿途不妨好好欣賞風景,我們就是來旅遊的。”
也許是因為有傷在身,或者李逸風給楊林留下的路途指引過於險峻難行,那隻豹妖走得很慢,夜間擇地休息並不趕路。成天樂不想把距離拉得太近,在路上也是走走停停,看到哪處的景致特別,便想著將來也到畫卷世界去鑿建,小韶一定會喜歡的。這追殺之旅倒是很有閑情逸致。
第二天上午,他們來到了楊林昨晚經過的地方,不由自主停下了腳步。前方是一座巨大的山峰,或者說是撥地而起雄偉的巨岩,峰頂與岩隙間綠意成蔭,四壁山崖峭如斧劈,環繞著一側有一條深河流過。
成天樂問道:“此巨岩拔地成鋒,好特別的天地靈息,這是什麼地方?”
梅蘭德:“很著名的地方,我以前也來過,它就是傳說中的換骨岩。”
梅蘭德也許是行遊天下山水最好的向導,話中還帶著神念介紹了這換骨岩。古時學道求仙者之間曾流傳“天台注名、武夷換骨”的說法,意思是說在天台山受籙入門,然後到武夷山脫胎成仙。
還傳說曾有三位仙女在此修煉。高崖下有一深潭,有一道澗流注入卷起白色的浪花。傳說潭中曾有神龍居住,每當雲雨來時便騰空而出。南宋仙家白玉蟾曾在此留詩:“月冷山空吹鐵笛,一聲喚起碧潭龍”。
這是民間的神話附會,成天樂身為修士如今已然明白,脫胎換骨並不是飛升成就,而是修行大道中經曆的考驗。他以神念道:“旋極派的祖師便是三位女修,她們曾隨白玉蟾學道,後來留下了這一支傳承。而如今旋極派的宗門道場就在武夷深山中,正暗合神話傳說,難道這裏就是她們當年的修行地嗎?”
梅蘭德:“成總如今已了解修行各派不少掌故啊,關於旋極派的故事,還知道多少?”
成天樂:“其他的就隻是猜測了,當年旋極派三位創派祖師可能在此地修煉,門下有一位護法侍者原身是潭中的水族之妖,後來脫胎換骨、化龍飛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