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野用玄妙觀的大殿題匾與萬變宗的門楣刻字形容這兩派的淵源。履謙神色微動,似乎在回憶與思索著什麼,過了一會兒才開口道:“還有一件事,石盟主與成總恐未曾聽說。正一門唐代祖師劉海與玄妙觀眾高手相交甚密,也曾在一起切磋論道。他所留下的一篇手記中,曾提到玄妙觀中有一套妖修法訣秘傳……”
劉海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劉海蟾,他是正一祖師梅振衣的親傳弟子,在過去,民間還經常能看到以“劉海戲金蟾”為主題的年畫。劉海所生活的年代,環境與現代社會完全不同,城廓之中雖人煙稠密、中原至江南有大片錦繡繁華地,但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大片郊野仍是地廣人稀,很多地方就如蠻荒。
在九州大地上,原始的生態與人煙分布交錯,有很多妖修在世則為人、在山則為妖。它們見人煙繁華享受,便化為人形混跡市井,不小心惹了什麼亂子,便往山中一躲繼續去修煉妖法,或者改名換姓遠走他鄉。所以當時的修士視降妖除魔為世間功德,劉海也擅長此道,因此和玄妙觀眾高人有所結交,還曾互相印證切磋降妖之道,所以聽說了一件事。
玄妙觀有一套妖修法訣秘傳,隻有曆代掌門以及宗門內堂中執掌道法傳承的長老才知道。至於其餘弟子,隻有大成修士外出遊曆或代表師門出山降妖之前,才能得以參閱鑽研。他們有時看見的並不是那帶著禦神之念的傳世典籍,隻是由師長以神念講解。
玄妙觀又稱鎮妖門,專事降妖又怎麼會有妖修之法傳承呢?其實這不是一種傳承,記錄此事的劉海是這樣解釋的:鎮妖門曆代高人降妖無算,而世間妖修千變萬化百類紛呈,總攝化為人形潛入紅塵諸妖之修行,了悟其殊途同歸之道,以製其人。
這套法訣並不是玄妙觀的創派祖師所留,也不是某一人所獨創,而是曆代高手的總結。他們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妖物,鎮壓的絕大多數都是那些化為人形混跡紅塵的禍亂之妖。妖修的出身不同、天賦神通各異,走的基本上都是自悟修行的路子,所修法術也是千奇百怪。
但是玄妙觀曆代高人見到的太多了,便總結出其中的規律,指出這些妖物修行的殊途同歸之處。像玄妙觀這樣的門派,曆代高人做這種總結是必然的,因為他們要對付的就是這些對手,必須要研究透。他們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指引妖物修行,但結果卻總結出一套正傳法訣。
這套法訣沒人練過,玄妙觀弟子也不可能練成,那是假借妖丹化為人形、玄牝大成洗煉形神之法。至於世間妖修,當然也沒人修煉過這套法訣,但它們在某段修行中多多少少都有諳合,就是這種共同的修行印證,被玄妙觀高人在反複觀摩中總結出來。
玄妙觀既以鎮壓世間作亂妖修為己任,當然不可能對外傳授這套法訣,否則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而且這套法訣有兩個特點:一是無法入門,它隻是一種理論上的總結,不可能去指點一隻小貓小狗讓它修煉成妖;二是不可傳人,它概括的是妖物的修行之道,講的是原身化形與凝煉玄丹。
所以它隻是在觀摩中總結出的一套理論體係,主要是給玄妙觀大成以上修士指導參考,無論在外麵遇到什麼樣的妖物,都心中有數。但這套法訣究竟能不能指引妖物修行,玄妙觀曆代高人心裏也是沒數的,它根本就未經實修驗證。
世間妖修若得到這套法訣,可能相當於一種指引,回顧往日修煉的得失以及走過的彎路,可清晰下一步的修煉方向。這是鎮妖門的秘傳,劉海也隻是聽說過此事,無緣見到這套妖修法訣。
履謙為何早沒提過這件事?古往今來昆侖修行界各種奇聞軼事浩如煙海,此事隻是劉海留下的手記中很不起眼的一段內容而已,而且劉海本人也不清楚那套法訣究竟是怎麼回事。古往今來多少事,僅僅是正一門的秘傳典籍就有得是更重要、更值得注意與思悟的內容,假如不是今天眾人談到了這些,履謙還真不會特意說。
他說完之後與石野都看著成天樂,目光意味深長。聽說此事,成天樂本人也是異常震驚啊,皺著眉頭琢磨了半天,突然問道:“履謙道長,既然鎮妖門中有妖修法訣秘傳,那麼千年以來,有沒有妖修曾試圖得到它?”
履謙搖了搖頭道:“這是玄妙觀之秘,我正一門也不可能了解太多,隻是劉海祖師偶爾聽說過這麼一件事,也絕對不會外傳的。世間妖修既不知道,哪裏又談得上試圖去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