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7、心驚望山卻步,念起臨門躊躇(1 / 2)

劉大有已經清楚,至少大有宗謀奪驚門、刺殺成天樂皆已無望。但退而求其次,白陸離留下的白離寶瓶也是一件神器,金烏原身所殘留的天材地寶更是罕見之物,也算是此行的收獲吧。更重要的是,成天樂使調虎離山之計,卻導致了掩護他脫身的澤真隕落,這是萬變宗不好向正一門交待的。

截殺澤真者並非大有宗,大有宗隻是趕來晚了,逼那凶手金烏自斬,自身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燕無歡手下五十多名禽妖隕落。在這種情況下,若畫卷是真品,神器驚門無主,暫時也應由大有宗收存。

可它偏偏是贗品,那麼將計就計,將澤真的所有遺物都送至正一三山,並轉告正一門事情的經過,隻需實話實說。大有宗無罪責可追究,正一門反倒要表示感謝,就算成天樂能夠安然攜帶驚門回到姑蘇,恐怕也會遭至不少非議。

就算成天樂的人緣好,這件事情的責任也不在於他、人們更不會因此而責怪他什麼,但是劉大有已經想好了,該怎麼將這件事情傳遍天下、隱含鄙斥成天樂之意。大有宗當然不會主動承認自己也是為謀奪神器驚門而來,而是擔憂發生意外狀況,所以在周邊一帶巡視,被遠方的法力大爆發所驚動、趕至現場。

劉大有也清楚飛螭爪是春村散人賜予弟子李逸風的神器,春村當年與萬變宗結下梁子,曾經指點劉大有,還給萬變宗找了不少麻煩,多少與這件神器有關。大有宗也不會貪得飛螭爪,既然它出現在澤真的手中,那就與澤真的遺物一起都送歸正一門吧。該怎麼解釋是萬變宗的事情,該怎麼處置是正一門的事情。

幾人商議已定,燕無歡問道:“劉總,您要親自去正一三山嗎?”

劉大有卻搖頭道:“無歡,還是你代表為師與大有宗,和兩位供奉長老一起去吧。你們以前都未去過正一三山,也可領略一番昆侖第一大派的氣象,同時也注意與那裏的高人交好。澤字輩入門最晚的一個澤真尚且如此了得,我們無論如何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慎重對待。至於拜山之禮,你看大有宗中有什麼珍貴的收存,就盡管拿去吧。”

燕無歡:“拜山之禮倒不必特意準備,無論我們送的東西再貴重,正一門這種千年大派也未必覺得很珍奇,況且我們送去的並非喜訊,恐怕見麵也不是歡談氣氛,有澤真的遺物就足夠了。最重要的是告知事情的經過……師尊,我覺得您還是親自去一趟最好。”

劉大有仍然搖頭道:“如今成天樂和神器驚門雖已離開雪山碧玉湖,但那裏仍有數百修行同道駐留,我大有宗的弟子還在救助各派同道,不能因為出了這種事就撤離。如此也顯示我大有宗行事磊落,不論神器驚門現世與否,都在救助各派同道、維護雪山碧玉湖的安寧秩序。那麼我身為大有宗宗主,當然也應該繼續留在雪山碧玉湖,不隨神器驚門或成天樂而離開。這樣也讓外人挑不出任何疏失。”

他這番話說得非常有道理,大有宗明智的話確實就應該這麼做、表達這樣一種態度。但是繼續維持雪山碧玉湖的秩序,救助駐留的各路修士安然越冬,讓總管燕無歡去辦就可以了。送還澤真遺物並向正一門轉告事情經過,幹係這麼重大的事情,劉大有的宗主身份更加合適,他卻和燕無歡調換了個位置。

假如換做以前或者是別的什麼事,隻怕劉大有早就興衝衝直奔正一三山了,可能孤身一人誰都不帶。他曾經孤身闖虎穴,獨自拜訪過萬變宗;也曾經獨行萬裏,進入武陵鄉談天下妖修結盟之事。若有什麼機會能和正一門搭上特別的關係,以劉大有的脾氣更是不會錯過。

可是今時與往日不同,不僅劉大有這個人的心境有微妙的變化,而且事情的性質也不一樣。當初劉大有敢孤身拜訪萬變宗,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會出事,甚至會大出風頭,去武陵鄉更是毫無危險的瀟灑之行。但今天一想到正一三山,劉大有卻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

他方才的話說得很好聽,甚至滴水不漏,澤真的隕落半點不關大有宗的事,送還其遺物、轉告事情經過,正一門也隻能感謝。麵對這樣一個交好天下第一大派的機會,劉大有卻顯得很躊躇猶豫,甚至有點畏縮。

劉大有看著硝煙散盡的鬥法戰場,澤真、金烏、白陸離皆已殞落,他在心中暗問自己——假如此番進了正一三山,還能不能出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