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操作的得當與否,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作品的命運。下麵,將就如何包裝作品,如何進行廣告宣傳,如何申請各種官方推薦機會,進行逐一說明。
一、更新技巧
怎麼去更新,其實有大學問。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時期,更新上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不過,大致說來,更新技巧和起點兩條規則有關:一是超過兩千字的章節才會在首頁顯示,二是距離上次更新不足六小時不能在首頁顯示。
第一條規則決定了我們章節劃分應該是以兩千字為基礎單位,可以是兩千字出頭,也可以是四千字出頭或者六千、八千字出頭。當然,一次更新還是控製在兩千字出頭。如果每章是四千字出頭,可以分成上下兩部分來發,如果是六千字出頭,則可以分成上中下三部分,總之,在不影響內容的前提下,盡量做到節約字數,減少超出兩千的零頭部分。
當然,這裏強調一下,凡事都要以內容為重。如果你一章是三千字,正好是一個完整的結構,從緊張處開始,到又一個緊要關頭結束,那麼,就完全沒必要把它攔腰砍斷,截下一千字歸入下一章了。畢竟,提升文章本身的吸引力才是王道,這裏說的更新技巧,隻是在不影響內容的前提下,采取一些輔助性的措施而已。
第二條規則則決定了我們每天更新的次數。因為兩次更新間隔要有六小時,所以一天更新的極限應該是四次,但一天四更在時間上比較難以精確把握,很容易造成一次更新的浪費,因此,比較合理的衝榜更新應該是一天三更,每次兩千字出頭,總共是六千多字。
一天三更,算是比較極限的做法了,事實上有些時候是不需要更新那麼多的。更新的多少,主要看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看寫作速度和存稿的數量。要更新快,寫作速度要能夠跟上,如果寫得慢,那就隻能靠多存稿來彌補,如果既沒有存稿,又沒有速度,那麼說更新多少都隻是空話。
二是看推薦的情況。一般說來,上越強的推薦,就需要更新越快,這樣才能讓推薦起到最充分的效果。比如,對新人來說效果最好的強推,從周日下午換榜開始,七天的時間裏,最好是能做到一天三更。如果速度實在跟不上,那至少也要兩更,否則,對將來的發展是大大不利的,因為任何一部作品,上強推的機會都隻有一次。除了強推,新人能上的推薦中,首頁廣告詞推薦和三江閣推薦的效果也是很不錯的,盡量不要浪費了。此外,分類頻道的封推也會有比較大的幫助。
三是看上榜的情況。比如,新書上了三江推薦後,一天兩更都已經坐穩新書榜第一的寶座了,那麼也沒必要更新太多。關於這個,將在下麵另加敘述。
四是看作品本身的內容。有的書是慢熱型,一定要多少萬字以後才能逐漸顯示吸引力,這樣的作品,要想vip能有個好成績,公眾版就要放得多些,因此平時的更新就可以加快些速度。而有的書則是前期更為強勁,這類作品公眾版字數不需要太多,所以可以結合上麵三點,控製一下更新速度,力求做到一個字都不浪費。
在確定了更新字數和次數之後,就該決定具體的更新時間了。那麼,哪些時間段更新比較有利呢?大致說來,以下幾個時間段是看書的讀者最多的:一是中午11點多到下午1點多的時候,二是晚上8點到10點的時候。其次,上午八九點鍾,下午五六點鍾,也是可以考慮的。此外,還有個比較特殊的時間,那就是淩晨零點,在這時候更新,讀者手中的推薦票都還在,對拉票是比較有利的,尤其是每周周一的淩晨,是非常重要的衝榜時間,如果你覺得衝新書榜或者衝周榜有希望,那一定要在這時候更新一章,作用會是巨大的。
如果不考慮衝榜,那麼一天三更的話,比較好的做法是中午11點多一章,下午5點多一章,晚上11點多一章,注意控製時間間隔在六小時以上。如果是一天兩更,那麼可以考慮中午和晚上分別更新。如果一天一更,那麼中午和晚上皆可,晚上更新略好。當然,以上說的,都是在作者有條件更新的前提下。如果作者工作或者學習限製,無法做到在規定的時間更新,那麼隻要控製好兩次更新的時間間隔就行了。
另外,如果作者確實出現意外,比如單位裏臨時忙碌起來,造成一個階段不能更新的話,不要就這麼一走了之,一定要出一個公告,說明自己的情況,誠懇地表明最近無力更新,但一段時間後一定會回來,如果能給出明確的期限,那是最好了。若手中還有少量存稿,那麼可以隔兩天發兩千字,等存稿用完,再隔兩天放出公告,這樣暫停的時間就顯得短了。
以上說的,都是公眾版的更新技巧,關於vip部分,將在下文另加敘述。
二、如何衝新書榜
對於新人來說,衝新書榜是相當重要的一步,當然,也包括新人榜。這兩個榜隻是區分了第一次傳書的“處女號”和已經傳過作品的老號,其他地方沒有任何區別,以下就以新書榜統稱了。
要衝榜,就要先搞清楚規則。首先是上麵說過的兩條基本規則,單章字數超過兩千,更新間隔超過六小時。然後,新書榜的上榜限製是入庫時間在一個月以內,公眾版字數在五萬到十五萬之間,同時三天內有公眾版更新的作品。而新書榜的積分計算則是當周的推薦票數乘以二十,加上當周的點擊數,再加上總收藏數的五分之一。
根據這些規則,我們就能製訂衝榜計劃了。首先,新書榜期限隻有一個月,這一個月裏,每一天都是寶貴的,所以,上傳作品時一定要慎重。如果不想衝榜也就罷了,想要衝榜的話,就必須在入庫時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入庫審核通過後立即開始上傳作品,不浪費每一天。同時,為了之後的衝榜大計,擁有一定數量的存稿是必要的。存稿的多少可以視作者的寫作速度而定,一般說來最好能有七八萬字的存稿,而且是多多益善。此外,如果是確定能夠簽約的老作者,那麼甚至可以算準了上架日期,擇日申請入庫。
除了入庫的時間,作品入庫時填寫的各項資料也是很關鍵的,比如作品的類型、書名、簡介、關鍵詞等等,這些將構成作品的外包裝。關於這些,將在下文詳加敘述。
第三個值得注意的,是更新速度問題。關於更新速度,可以參考上文所說的更新技巧,大致說來就是保持一天三更的速度。隻是,在兩個時期,這個速度可以有所改變。
首先是剛入庫的幾天。這時候,可以不考慮六小時更新間隔的問題,多傳幾次,多傳幾章。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新書字數太少時根本留不住讀者,甚至會有反效果;二是新書榜五萬字才能上榜;第三,則涉及到一個小秘密了,那就是起點編輯的工作模式。當新書字數達到三萬字時,就會出現在相應編輯小組的後台,這時,會有三位編輯進行交叉審核。如果他們覺得作品質量好,這時候就會找作者簽約,而一旦簽約成功,編輯就能安排各種推薦,這對新書衝榜的好處是無可估量的。如果書質量還馬虎的話,即使編輯暫時沒決定簽約,也會在之後保持關注的。
因此早點達到三萬字字數,早些讓編輯看到,是一種比較明智的做法。有一些喜歡耍小聰明但又不清楚起點工作模式的作者,會在入庫後傳上大量與正文無關的資料充字數。當編輯審到該書時,看到的會是一堆資料加上幾千字的正文,這個後果是除非作品開頭的幾千字顯示了極強的吸引力,否則這本書將被編輯直接無視,扔進放棄一欄內。另外,起點編輯也有正常的作息時間,大部分編輯周末是不審書的,因此新書入庫後,最好能控製字數達到三萬的時間在上半周,盡量提高編輯的關注度。
另一個需要改變更新速度的時期,是已經衝上新書榜,並且位置比較穩固,距離上下名次都有較大差距的時候。在這個時期,更新的多少已經不能改變新書榜位置的變化了,所以,除非這時候是在強推或者在別的比較強的推薦上,否則的話不需要更新太多。
其實,另外還有兩種情況下是不需要瘋狂更新的,那就是衝榜確定無望或者簽約已經成功的情況。如果衝榜已經沒有希望,那麼更新再多也是浪費,還不如穩步前進,正常穩定地更新,紮實地吸引讀者。而如果是已經簽約成功,那麼編輯會安排各種推薦,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多一個新書榜少一個新書榜,差別不是那麼大的。雖說上榜後肯定能增加人氣,但這人氣也有飽和的時候,如果注意觀察強推數據,就會發現往往是那些沒上過新書榜的作品,上強推後的數據增長更可觀,而那些始終穩定在新書榜前列的,強推表現反而沒有預期中那麼好。總體來說,能多上個新書榜,畢竟還是好的,但如果簽約作品以瘋狂更新,犧牲大量字數為代價去衝榜並不值得,畢竟,每個字都是錢啊。
對了,再補充一下,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需要放慢速度的,那就是公眾字數快超過十五萬字,就要從榜上出來的時候。在這一時期,如果更新太快,就會很快從榜上消失,如稍微放慢點更新速度,哪怕因此在榜上的位置略有下滑,但延長了上榜時間,總體來說還是值得的。
最後總結一下,選擇合適的時機入庫,以合適的速度進行更新,並且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更新速度,同時,注意作品的包裝和廣告,如果做到了這幾點,隻要作品不是太差,衝榜還是很有希望的。
三、如何對作品進行包裝
其實,要想衝榜成功,首先應該提高的是作品質量,隻不過,質量問題不是說提高就能提高的,它也不在本篇的討論範圍之內。本篇所要討論的,是在同等質量下,同樣的一部小說,如何對它進行包裝處理,讓它顯得更有吸引力。
1、書名
在包裝中,很重要的一環是書名。一般情況下,讀者首先接觸到的是書名,它是讀者決定是否點開看看的主要誘因,也是他們能否記住作品的關鍵元素,因此,書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什麼樣的書名才是好書名?一般認為,一個好的書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簡單。這裏的簡單指的是用盡可能簡單的漢字,用小學生都能認識的字去構成,而不要嘩眾取寵,使用一些很複雜很生僻的字。
二,全漢字組成。不要使用英文或其他文字的書名,也不要在書名中加入字母、數字、符號,一來這更規範,二來這樣更有利於讀者搜索。
三,響亮好記。或許好記這一點讓某些作者困惑,但其實,它和響亮也是分不開的。一個好的書名,應該是朗朗上口而是拗口的,否則,讀者連書名都讀不順,又如何能記住這部作品?
四,書名不宜過長。這其實也是一個易讀易記的問題。如果書名過長,不利於讀者搜索和記憶。一般說來,書名在二到五個字內,是比較合適的,其中又以四字書名最為普遍。流傳至今的成語大部分都是四個字,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關於書名長度,另有一點值得說明的,就是在作者圈內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書名越短越好,因為這樣上榜時可以排得更靠前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話沒錯,因為起點排強推、三江推等手工榜時,都是根據書名字數多少排列,字數少的自然會在上麵,但這一點,並不能推導出書名越短越好的結論。一個書名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上推薦僅是其中很小的一個部分,如果推薦時能排得前些,固然是好事,但因此而影響了書名的吸引力,絕對是得不償失了。而且,就算你書名夠短,你又能保證同期推薦的沒有同樣短的作品嗎?如果排在中間,上一兩位和下一兩位並沒有什麼區別。
五,書名不宜文藝。選取書名如同寫書一樣,要考慮到麵向的讀者群,而對於起點作品來說,定位應該是通俗文學,如果使用了過於文藝,或者是哲學氣息太濃,又或者太像言情小說的書名,那麼作品的人氣必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大部分讀者甚至都不會去點開看看。
六,書名要體現作品的特點,最好是能體現出作品的主要YY點。比如《回到元朝》這個書名,就體現了穿越文、元朝背景這兩大信息,而《蜘蛛俠》也同樣體現了特殊異能、主角是俠客這兩大要點。在起書名時比較好的做法是將書裏能夠吸引讀者的賣點一一整理出來,然後對它們進行歸納和加工,看看哪一個或哪幾個YY點能體現在書名中,最後根據上麵的五大要點,定下個好書名。
在這裏,另外要說的是有的作品書名和內容嚴重不符。比如,明明是很正統的作品,卻使用了太低俗的書名,或者明明是簡單低俗的作品,卻要用看似高雅深奧的名字,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隻會造成讀者的困惑,能夠喜歡這部作品的讀者看到書名就被嚇跑了,而靠書名吸引來的讀者,在看了正文後也同樣會跑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