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塾之中,新學子和教授武師們,正在為項彬送行。
與項雲的攀山之爭,整件事情的起因結果來龍去脈,已經全部通報全族,是以族塾中所有新老學子們,也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兩屆學子們再望向項彬的目光,已經再無半點其餘情緒,俱是充滿了敬畏。
能夠將項雲打成廢人,已經超出了所有學子的意料,更遑論是非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更是得到了家主的獎勵。學子們不知家主的良苦用心,也沒明白其中的種種過程,他們隻是下意識的覺得,項彬連家主的公子都打了,卻平安無事。要是把他們也揍一頓,他們不也隻能挨著?
當然,學子之中,不乏有老成持重心思細膩之人,敏銳的察覺到整件事其中似有深意,但卻也隻是在心中想想而已,究竟有什麼樣的內幕,卻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了解的了。
而讓這些學子們對項彬態度大為轉遍的主要原因,卻並不僅僅是事情的結果和家主的態度。
風雷山修習。
這才是學子們對項彬既敬且畏的主要原因。
項彬沒聽說過風雷山,是以當時家主提出來時,他才會並不放在心上。然則族塾中眾學子,卻鮮有不知風雷山者。
千載之前,項家先祖在東海一座島嶼上秘密建立一處據點,作為培養項家精銳部隊的所在。後來項家歸秦,幫助秦廷一統南瞻部洲。此據點便終結了使命,隻是後來嬴政大帝偶然巡遊此島後,發現了此島不凡,並對項家的培養理念與方法大感興趣。便由朝廷接手,在此島辦一官塾,轉為皇家和各世家大族培養精英核心子弟,因為此島因項家而興,且官塾乃是依托島上巨大山體鑿建而成,是以秦皇賜名此地為“風雷山”。後來曆經千載發展,風雷山成為秦國最知名的精英學府,與大唐“經綸院”,中央無極州“天涯海閣”並稱為神州三大學府。
能到風雷山修習,代表的不止是實力的認可,而是對未來的一種肯定。曆來隻有項家族塾中最有潛質之人,才能進入風雷山修行。這個人也許未必是武藝最高的,但一定會成為項家舉足輕重的人物。
項天與項麒麟當年便一同在族塾修習,後來項天去了風雷山,項麒麟卻沒有。如今論武功,項麒麟比項天還要高一些,但論及身份地位,項天身為平寇將軍,獨率項家一隻精銳鐵軍。而項麒麟則不過是族塾一名教授先生而已。當然,這和項麒麟率性自由的性情也有關係。但總而言之,進入了風雷山,便注定了日後成就不可限量。
再往前推,項家曆代家主,幾乎少有不在風雷山修習者。而其餘諸世家中的核心人物,大多都有曾在風雷山學藝的經曆背景。
所以,得知項彬將去風雷山修習,學子們便都已經明白,項彬已經不和他們站在同一起跑線,其日後的前途成就,是明擺著已走上了寬廣的大道。
每位進入風雷山的學子,可以挑選一名伴讀同去。項彬原本想讓虎子和自己一起去,但不知為何,二叔項海東卻派人給虎子捎來一個口信,讓其不要與項彬同去風雷山,在族塾好好修習。項彬不知為何,但隱約有所猜測,虎子也不敢違背父命,便隻好放棄。項彬改為邀龍且同行,龍且欣然同意,兩人略作準備,不日就將啟程。
慕容鼎寒被家主安排與項彬同去,一是為了對其照拂,第二一個也可以隨時傳授其‘萬物生’功法。對於這個安排,慕容鼎寒自然是十分高興。
所有人裏麵,最不開心的便是酈先生,項彬一走,與其孫兒結成幫對的事情,便十之**要錯過了。
最多還有半年時間,其孫兒便能達到經綸術的“修身”之境,原本酈先生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但現在卻要通盤作廢,說不得還需要另外物色人選。
項彬知道酈先生心中鬱悶,便寬慰他道:“酈先生,學生就算離開,日後還有歸來之時,未必就不能再與您的孫兒成為幫對……如果您實在不開心,我可以給您推薦一個人選。”
酈先生無精打采,勉強擠出一絲笑意,對項彬的話也沒放在心上,聽見他如此說,隻是下意識的接話道:“誰?這族塾哪還能有什麼人選比你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