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艦船(1 / 3)

1、戰列艦

戰列艦是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武器、具有很強的裝甲防護和較強的突擊能力,能在遠洋作戰的大型水麵軍艦,亦稱戰鬥艦,戰列艦在曆史上曾作為艦隊的主力艦,在海戰中通常是由多艘列成單縱隊戰列進行炮戰,因而得名。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戰列艦艦長24155米,寬36術,吃水10米;標準排水量41637噸,最大航速301節,續航力為15萬海裏。全艦火力較強,裝有4座雙聯裝381毫米主炮、6座雙聯裝150毫米炮、8座雙聯裝105毫米重型高炮、8座雙聯裝37毫米中型高炮、40門機關炮,以及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此外,艦上還搭載有4架“阿拉多-19”式水上飛機,以及18艘小艇。該艦的裝甲厚實堅固,舷側有魚雷防護係統。

“依阿華”級戰列艦

“依阿華”級戰列艦艦長2704米,寬33米,標準排水量45萬噸;艦體最厚裝甲達430毫米。改裝後的“依阿華”級戰列艦安裝了8座四聯裝“戰斧”巡航導彈發射裝置、4座四聯裝“魚叉”艦艦導彈發射裝置、3座三聯裝406毫米火炮、6座雙管127毫米火炮、4座“密集陣”近程武器防禦係統。艦上設有直升機起降平台。

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

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的戰列艦,是除了航空母艦外,威力和噸位最大的水麵戰艦。由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於1943-1944年間建成服役,共建造4艘,即“依阿華”號、“新澤西”號、“密蘇裏”號和“威斯康星”號。

依阿華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58萬噸,動力裝置由8座鍋爐和4台汽輪機組成,采用四軸推進方式,總功率為212萬馬力。其航速可達33節,當航速12節時續航力為15萬海裏。人員編製為1651人。本級戰列艦有的是5座四聯裝40毫米炮,全艦通體有裝甲防護,水線處307毫米,重要部分達430毫米厚,是世界L裝甲最厚的水麵艦艇,遠遠超過小型艦艇和中型艦艇。它的裝甲足以承受1噸半重穿甲炮彈的轟擊,“飛魚”導彈擊在戰列艦的裝甲鋼板上會彈回去,爆炸衝擊波隻能劃傷裝甲。

該級艦於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裝了反艦、防空、反潛武器裝備和電子設備。拆除了4座雙聯裝127毫米副炮,改裝了4座八聯裝“戰斧”巡航導彈發射裝置、4座四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和3架“拉姆普斯”輕型多用途直升機,保留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6座雙聯裝127毫米副炮。後來還計劃在後甲板上加設一層飛行甲板和增設機庫,可載12架AV-SB“鷂”式垂直起降飛機或拉姆普斯輕型直升機。

“威斯康星”號戰列艦

“威斯康星”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主要戰艦,也是世界上僅有的4艘現役戰列艦之一。1941年開始建造,1943年下水,1944年在美國海軍服役,曾於1958年3月8日退役,80年代初經現代化改裝又重新服役。

本戰艦滿載排水量573萬噸,艦長2704米,寬33米,吃水深116米;最大航速33節,續航力為15萬海裏;艦上人員1518人,其中軍官為65人。

艦上有重裝甲防護,舷裝甲厚度307毫米,甲板裝甲厚35-121毫米,炮塔裝甲厚432毫米,指揮塔側部裝甲厚440毫米,頂部裝甲厚183毫米。

“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原裝備有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10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20座四聯裝40毫米多管自動高炮,49門20毫米自動高炮。改裝後的主要武器有8座四聯裝“戰斧”巡航導彈發射架,4座四聯裝“捕鯨叉”導彈發射架,3座三聯裝406毫米火炮,6座雙聯裝127毫米火炮,4座156管20毫米火炮。406毫米艦炮是當今世界上口徑最大、威力最強的艦炮,射程可達38千米以上,每發炮彈重達1225千克,全艦共載有1220發炮彈。“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曾發射了大量的“戰斧”巡航導彈攻擊伊拉克境內的目標,其攻擊性強、命中率高、突然性大。

此外,本戰艦還有先進的雷達、指揮、控製、通信係統和電子戰係統。

“君主”號戰列艦

世界上第一艘鋼質戰列艦是英國樸次茅斯工廠於1892年開始建造的“君主”號戰列艦。其標準排水量14萬噸,全長125米,航速165節。

裝備有雙聯裝343毫米炮兩座,152毫米炮10門。該艦水線處的裝甲帶厚457毫米。該艦建成後,人們就發現其航行性能極佳,武器配備合理。

很快,英國人在兩年內建成了7艘同級艦。後來,“君主”號的主副炮布置、防禦方式、動力配置、高幹舷設計等均成為各國戰列艦設計的標本。因此,船史學家們甚至將“君主”號稱為“近代戰列艦的鼻祖”。

2、巡洋艦

通常來說,巡洋艦應是一種比驅逐艦排水量大、武器多、威力強,在海戰中起骨幹作用的用於遠洋作戰的較大型水麵艦艇。在沒有航空母艦的艦艇編隊中,巡洋艦是編隊的核心;在航母編隊中,巡洋艦負責航母的側翼掩護,並可擔任旗艦。必要時可單艦進行戰鬥活動。巡洋艦常作為突擊兵力用於海上攻防作戰、登陸編隊和運輸船隊護航、支援登陸或抗登陸作戰等。

“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

“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是一艘由美國建造,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僥幸逃生的巡洋艦,曾服役於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1951年,阿根廷花費780萬美元才買下了這艘老艦,經現代化改裝後,改名為“十月十七”號,於1951年10月17日編入阿根廷海軍編隊,1956年又改名為“貝爾格拉諾將軍”號。

本艦全長1844米,最大寬度21米,滿載排水量13645噸,最高航速325節,能以15節的航速連續航行7600海裏。裝備兩座4聯裝“海貓”式艦對空導彈和兩架直升機以及近80門各種口徑火炮,為阿根廷海軍第2主力戰艦。

“加利福尼亞”號巡洋艦

“加利福尼亞號”巡洋艦是美國海軍第3代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本艦於1970年開始建造,1971年9月下水,1974年服役。

全艦長1817米,寬186米,滿載時排水量11萬噸,航速為30節,艦上人員編製540人,其中軍官28人。

艦載武器裝備有2座單管127毫米炮和2座6管20毫米密集陣武器係統;2座中程艦空導彈發射架和2座四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架,配備導彈80枚;1座八聯裝反潛導彈發射裝置和2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

艦上的電子設備有作戰指揮係統、雷達裝置和聲呐係統。作戰指揮主要有海軍戰術數據係統和各種火控係統;雷達裝置有對空警戒雷達,對海搜索雷達、導航雷達、電子對抗雷達等。

“提康德羅加”號巡洋艦

“提康德羅加”號巡洋艦是美國設計製造的一艘導彈巡洋艦。本艦於1980年開工建造,1981年下水,1983年開始在美國海軍服役。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護航空母艦編隊,對付空中攻擊。

該艦滿載時排水量9500噸,艦長1725米,寬168米,吃水深95米,采用常規動力,總功率8000馬力,航速30節,續航力6000海裏。艦員編製358人,其中軍官33人。

艦內劃分防火區,設有專門的電磁門隔離,上層建築全部用鋼製並加敷耐火氈,關鍵部位用高強度厚鋼板保護。

艦上裝備的全自動指揮控製中心“宙斯盾”係統,由雷達、計算機係統、指揮決策係統、武器控製係統、戰備檢查係統以及與武器配套的火控與發射係統等部分組成。

該艦的攻防火力很強,作戰能力全麵,有較先進的標準導彈,射程達48千米、艦載導彈122枚。艦上還裝備有四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架,2座127毫米炮,2座6管20毫米“火神密集陣”近程武器係統,2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此外,還裝有兩架“拉姆普斯”直升機。

美國班布裏奇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班布裏奇組僅造一艘,即“班布裏奇”號,1962年服役。它是美國海軍繼“長灘”號巡洋艦與“企業”號航母後的第3艘核動力水麵艦艇。其主要技術性能為:滿載排水量為8592噸。長1723米、寬176米。吃水77米。動力裝置為2座DZG型壓水堆和2台蒸汽輪機,總功率6萬馬力,航速30節,當全速航行時續航力為15000海裏,編製548N。該艦裝有:2座四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架;2座MK-10型雙聯裝“標準”中程艦空導彈發射架,配各導彈80枚;1座MK16型八管“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和2具MK32型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2座6管20毫米“密集陣”近防武器係統。

美國特拉科斯頓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特拉科斯頓組僅建造一艘,即“特拉科斯頓”號。它於1963年6月開工,1967年5月服役,是美國海軍第4艘核動力水麵艦艇。其主要技術性能為:滿載排水量9127噸。長1719米、寬177米、吃水94米。動力裝置為2座D2G型壓水堆和2座蒸汽輪機,總功率6萬馬力,航速30節,編製499人。該艦裝有:2座四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架;1座MK10型雙聯裝“標準”艦空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架;2具MK32型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1座單管127毫米主炮和2座6管20毫米“密集陣”近防武器係統;l架艦載直升機。

3、驅逐艦

驅逐艦是一種以導彈、魚雷、火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麵艦艇。現代驅逐艦一般滿載排水量3000-8000噸,最大航速30-38節,續航力3000-6000海裏,能適應複雜海況下的作戰,有較強的抗打擊能力,並配有較完善的三防能力。驅逐艦按任務可分為反潛驅逐艦、防空驅逐艦和導彈驅逐艦。導彈驅逐艦以導彈為主要作戰武器,兼備中小口徑火炮,以及魚雷、深水炸彈,可執行對艦、防空、反潛的綜合性作戰任務。反潛驅逐艦主要任務是攻擊潛艇,配有較強的反潛武器和反潛設備,如必備反潛直升機、火箭助飛魚雷、深水炸彈和先進的聲納等。防空驅逐艦以對空防禦為主,裝備有較多的防空導彈和對空火炮,主要對付敵方的飛機和導彈,保護己方艦隊。

“無畏”級驅逐艦

“無畏”級驅逐艦是前蘇聯設計製造的新一代大型導彈驅逐艦。該艦滿載時排水量8500噸,全艦長162米,寬193米,最大航速30節,艦上有官兵350名。

該艦火力較強,具有遠、中、近3層反潛火力。艦上武器裝備主要有2座單管100毫米全自動主炮和4座6管30毫米副炮,8座SA-N-8艦空導彈發射裝置,2座四聯裝SS-N-14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12管反潛火箭發射架和2座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此外,還有反潛直升機2架。電子設備有作戰指揮係統、電子對抗係統、對空搜索雷達、對海雷達、導彈製導雷達、炮瞄雷達、導航雷達等。

“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是英國設計製造的一艘導彈驅逐艦。全艦長125米,寬143米,滿載時排水量4100噸,航速29節,續航力為4000海裏。全艦共有人員312人,其中軍官26人。

艦載武器裝備有1座單管114毫米全自動炮,2門單管20毫米炮和“海標槍”中程艦空導彈係統。“海標槍”係統主要用於區域防空,截擊高低空飛機及來襲導彈目標,並具有對艦攻擊能力。“海標槍”導彈最大射程65千米,最小射程45千米。艦載武器裝備還有2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一架“山貓”直升機,機上掛載反潛魚雷。

艦上的電子設備有一套自動武器係統,一部遠程對空警戒搜索雷達,一部中程對海搜索和目標指示雷達,2部目標跟蹤照射雷達和一部導航雷達。此外,還有電子戰設備和聲呐等。

該艦於1982年5月4日在英、阿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中被阿根廷飛機發射的導彈擊沉。

“斯普魯思斯”號驅逐艦

“斯普魯恩斯”號驅逐艦是美國研製建造的一艘用於反潛作戰和水麵對空作戰的導彈驅逐艦。該艦建於1972年,1975年開始在海軍服役。滿載排水量8040噸,艦長1717米,寬168米,吃水深88米,最大航速33節,續航力為6000海裏。

該艦是目前世界上噪音最小的艦隻,水下噪聲分貝不及其他艦艇的1/4。艦艇在燃氣輪機進氣管中裝有消音裝置,活動部件塗有膠性漆,所有機械部分都有減震支座、並選用低轉速的螺旋槳,使它在發現和接近水下目標時噪音很小、從而具有很高的反潛作戰能力。

1986年開始改裝,主要裝備有2座四聯裝“捕鯨叉”反艦導彈發射架,導彈射程130千米;八聯裝“海麻雀”對空導彈發射架,並配備100枚導彈;6管20毫米“火神-密集陣”近程武器係統2座;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裝置1座,配導彈24枚;2座127毫米高平兩用火炮,備彈600發;2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配反潛魚雷14枚。最主要的是改裝時還裝備了“戰斧”巡航導彈,可攜帶核彈頭或常規彈頭。

此外,該艦還配有直升機2架。艦上的作戰指揮中心裝備有以反潛作戰為主兼具對海、對空作戰能力的“海軍戰術數據係統”,它能綜合使用雷達、聲呐、通訊、導航、敵我識別、電子偵察等設備傳來的信息,協助艦長正確判斷情況,輔助決策,迅速、準確地指揮導彈、火炮、魚雷、直升機攻擊水下、水麵及空中目標。

艦上的電子設備也很先進,有雷達報警和幹擾係統、通信係統和“塔康戰術導航係統”等。

德國漢堡級導彈驅逐艦

漢堡級是聯邦德國建造的首批驅逐艦,在1959-1968年間共建4艘。首艦“漢堡”號,1959年動工,1964年建成服役。其主要技術性能為:標準排水量3340噸,滿載排水量4680噸。長1337米、寬134米、吃水62米。動力裝置為2台蒸汽輪機,雙軸,總功率68萬馬力,航速34節,續航力為6000海裏/13節。編製268人。該級艦裝有:2座MM38雙聯裝“飛魚”艦艦導彈發射裝置;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4管“博福斯”375毫米可回轉反潛火箭發射裝置;3座單管100毫米炮;4座雙管40毫米炮。

法國喬治·萊格級反潛導彈驅逐艦

喬治萊格級是法國海軍首次采用燃氣輪機動力裝置的軍艦,又稱C70型。首艦“喬治·萊格”號於1974年動工,1979年服役。其主要技術性能為:標準排水量3830噸,滿載排水量4300噸(D640-643),4580噸(D644-646)。長139米、寬14米、吃水57米。動力裝置為2台燃氣輪機和2台柴油機,總功率58萬馬力,雙軸,航速30節,續航力為8500海裏/18節。編製218人。

喬治萊格級艦裝有:2座MM38四聯裝“飛魚”艦艦導彈發射裝置;1座八聯裝“海響尾蛇”艦空導彈發射裝置;計劃用2座雙聯裝“辛伯達”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取代20毫米炮,2座六聯裝“薩德拉爾”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取代20毫米炮,發射“西北風”導彈;1座單管100毫米炮;2座“布萊達”30毫米炮;2座“厄利孔”單管20毫米炮;2座固定式魚雷發射管,備10枚ECANLS魚雷;2架“山貓”MK4型直升機。

日本村雨級多用途導彈驅逐艦

村雨級是日本海上自衛隊90年代末建成的一級多用途導彈驅逐艦,首艦“村雨”號於1993年動工,1996年建成服役。標準排水量4550噸,滿載排水量5100噸。長150米、寬164米、吃水48米。動力裝置為COGAG方式,2台SM1C燃氣輪機,功率4163萬馬力;2台LM2500燃氣輪機,功率43萬馬力。雙軸,航速30節。編製166人。

該級艦裝有:2座四聯SSM-IB“捕鯨又”艦艦導彈發射裝置;16單元MK-48型”海麻雀”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16單元MK-41型“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垂直發射裝置,2具68型3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1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1座MK15型6管20毫米”密集陣”近防武器係統。尾部設有機庫,可搭載1架SH-60J海鷹”多用途/反潛直升機。

4、護衛艦

護衛艦主要用於反潛護航以及偵察、警戒、巡邏、布雷、支援登陸、對岸對艦攻擊等任務。乍看起來,護衛艦與驅逐艦所完成的任務和裝備都很相似,但護衛艦一般比驅逐艦噸位小、武器弱、航速低,然而因為其機動性好、造價低廉,受到各國海軍的青睞,是一種更為普及的艦種。現代護衛艦按排水量大小可分為中型和小型兩種;按其作戰使命可分為反潛、防空和對海二種類型,這點又與驅逐艦相似。

美國“佩裏”號護衛艦

“佩裏”號護衛艦是美國設計製造的一艘以反潛武器、導彈、火炮為主要武器的輕型軍艦。該艦用於護航、偵察、警戒、布雷、支援兩棲登陸作戰等任務,是遠洋艦隊中的輕騎兵。

該艦1977年建成並編入海軍服役。滿載排水量3500-4100噸,艦長138米,寬137米,最高航速30節,續航力4500海裏。

該艦擔任區域防空和對敵艦攻擊任務的主要武器是設置在艦前主甲板上的導彈全自動發射裝置,既可發射“標準”對空導彈,又能發射“捕鯨叉”反艦巡航導彈。彈倉在發射裝置的下方,裝有“標準”和“捕鯨叉”導彈共40枚。反潛任務主要由2架艦載直升機完成,機上裝有先進的反潛探測設備和2枚反潛魚雷。此外,還有1門76毫米全自動速射炮,1座“火神密集陣”近程防禦係統,2座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

“佩裏號”護衛艦有艦員204名,其中軍官14名。他們有美國海軍水麵艦艇中最好的居住條件,平均每人居住麵積為196平方米。該艦曾參加1980-1988年間的兩伊戰爭,1987年5月17日晚,在波斯灣執行巡邏任務時,被一架伊拉克戰鬥機用兩枚“飛魚”掠海導彈擊中,未造成重大損失。

英國公爵級導彈護衛艦

公爵級是英國皇家海軍最先進的一級導彈護衛艦,又稱為23型,首艦“諾福克”號於1985年動工,1990年建成服役。標準排水量3560噸,滿載排水量4200噸。長133米、寬161米、吃水55米。動力裝置首創燃氣輪機與電力推進聯合動力方式,使安靜性、經濟性顯著提高,續航力較過去提高一倍。由2台斯貝燃氣輪機和4台12RPA200CZ柴油機組成,總功率392萬馬力,雙軸,航速28節,續航力為7800海裏/15節。編製174人。

該級艦裝有:2座四聯裝“捕鯨叉”艦艦導彈發射裝置;32單元“海狼”艦空導彈垂直發射裝置;2具三聯裝固定式324毫米魚雷發射管;1座單管114毫米高平兩用炮;2座“厄利孔”30毫米炮;l架“山貓”HMA3/8直升機或1架EH101“默林”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