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下“全書完”三個字的時候,小寶心情複雜。
開書之際我就試圖寫一個英雄。這也就注定了唐陳的結局。
英雄,有不悲情的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唐陳不符合於“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但他的確是個英雄。他不是皇,不需要理解天下為公。他隻信奉:警察抓賊。
陰間,他和黃警官之間的幾次對手戲,而他始終能理解黃警官,就是佐證。
這本書原定名《千年》,但是後來在編輯的建議下改了。
下麵說當初的寫作思路。
打算塑造英雄。那麼書中當然要有奸雄。
什麼是奸雄?
撒一個彌天大謊,而後冷眼旁觀,讓世界為之瘋狂,這是奸雄!
最後點出來,《千年》中的第一大奸雄,那個和唐陳鬥了二十三世的華相爺。
當然,這個大反派對手從來沒露麵過,是計劃之外的。
原本打算進入第四層空間展開寫(天界)。而計劃中,和華天陽的對手戲,會是全書最高潮部分,一起在天界解決。
沒有展開寫“天界篇”,采用一筆帶過的手法,這是因為小寶的身體原因,最近經常頭疼,加上能用在寫作上的時間緊張了。所以這才收縮天界篇情節。
這本書的主線是出來了,就是解密“封神榜”,召喚人皇命格歸位。
開書的時候小寶的確不知道結局是什麼。但從唐陳進入陰間,寫《紈絝世界大戰篇》的時候,小寶刻意描寫唐小姐身上有隻青麵獠牙的鬼,鬼握著一個卷軸,卷軸上有三個字:封神榜。
從那裏開始,主線確定。
主線是確定了,怎麼去把這些圓了,得依靠細節和內容支撐。
從這裏說,結束的較為倉促些,顯得些許突兀。
支線本來還有。在陰間,麵具開始,原計劃有一趟唐陳的日本之行,追查水鏡四奇之一偷渡陰間的秘密,倘若有了日本之行,那麼支線也就豐滿起來了,最後推論出“華天陽已修複華天筆”的時候,也就順理成章,不會突兀了。
其實一本小說要展開寫的話,一兩千章很容易。
比如就依照本書目前的線索,支線上可以依據神秘的日本老頭和林如奇麵具,展開日本之行。
又可以依據小寶埋下的江芸和小皮埃羅伏筆,展開意大利之行。
還可以依據菲利普王的直係後人——米莎命格,用另類筆法,展開解密西班牙葡萄牙史,帶著雅致,開著遊輪,探索從大航海時代開始的無數傳說秘境。
也可以更具吉娜辛康麗這個線索,展開英國之行,和紈絝子弟郭少雲鬥法。(這段原本在計劃中,第三篇叫《第一次紈絝世界大戰》,實際上就打算以唐陳的王道身份,鬥一鬥紈絝子弟,問天下誰是第一紈絝子弟?小寶至今依舊覺得,收拾洪書記他兒子這麼一個小橋段,是本書第一大高潮)
而發展這些支線的時候,就會一個蘿卜一個坑,所謂的“中神七將”,慢慢浮出水麵。
支線可以無限延續,但有個問題,支線越多,會造成主線不清晰,那麼沒有主心骨的東西,吸引力持續下降是肯定的。最後就真的變成沒有主心骨的唐陳,蠻世界泡妞玩曖昧了。
專門寫本吃喝玩樂的《無良子弟》是可以的,但是對於這本《千年》,小寶會砍掉支線,突出主線,這是肯定的。
計劃來,計劃去,實際上這本書基本完成了主線任務,隻因為沒有把最後的天界篇展開寫,導致一些坑填的生硬了些。
天下無不散之酒席,故事卻可以無限延續。
小寶自己內心也有遺憾,所以在最後,借用玄機的嘴巴,喊出了“唐陳轉世”。唐曉麗和小寶一起,眼睛因此而濕潤。
“道一個承諾,背負一世枷鎖,以悲歌落幕,這是英雄。”
唐二十四的出世,代表對這句話的抗爭。
倘若有補完計劃,那麼將在續集中找回遺憾。
如何找回英雄悲歌?
倘若還將繼續這場千年恩怨,唐二十四不會是一個英雄,會以一個絕對梟雄的身份臨場。
何為梟雄:
一路走來,看著腳下的累累白骨,唐二十四淡淡的道:若是不夠,再殺便是了。。。
謹以此文,獻給一直追隨支持小寶的英雄。假如有“來世”,人間對酒,當歌論英雄,陰間怒馬,縱意殺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