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節(3 / 3)

她不知道他回國究竟是躲避這段愛情,還是去找那女孩了,按說ABC是不會在國內的,但誰說得準?說不定為了逃避父母的幹涉,ABC就跑到中國投奔爺爺奶奶去了,讓父母的父母來對付父母。

有那麼一瞬間,她心裏冒出一個大不敬的念頭:也許這就是報應?但她馬上打消了這種想法,太惡毒了,你不能因為他離開了你,就對他的遭遇幸災樂禍。不管怎麼說,他不幸,也不能使你幸福。

九月初,艾米MOVE到H州去工作,她仍然在學校注了幾個學分,準備在本學期內答辯。九月中旬,她開始寫她跟他的故事。她在自己博克裏貼了幾篇後,越來越多的人建議她貼到壇子裏去。她不知道JASON會不會答應,又沒辦法聯係上他,正在著急,突然收到JASON一個EMAIL,很簡單的幾句,就說他一切都好,現在可以從他的住處上網了。

她知道他這隻是在履行他的諾言,仿佛在說,你叫我跟你聯係,我就聯係,但我沒什麼話跟你說。她學著不生他這種冷漠態度的氣,也學著寫簡簡單單的EMAIL。不過她的簡單比繁瑣還繁瑣。她每次先洋洋灑灑地寫一大篇,然後慢慢刪,慢慢刪,把那些有點感情的話都刪掉,再把可能被理解為有點感情的話也刪掉,一直刪到幹巴巴了,才發出去,免得把他嚇跑了。她自己寫過一通,雖然沒發給他,也算抒過情了,感覺比完全不寫要好,用唐小琳的話說,就是“過了一把幹癮”。

她問他:“我可不可以把貼到壇子裏去?”

他回答說:“你想貼就貼,你不要老是擔心我會說什麼,隻要你開心就好。你做什麼,我都是舉雙手雙腳讚成的,我是你的超級粉絲。”

她不知道他這是不是在賭氣,她也不管了,就貼到壇子裏去了。他說他在跟讀,他有時評價幾句,開個玩笑,主要是針對那些跟貼的,對故事本身,他很少說什麼。

他有時也打電話來,很少,而且不肯把電話號碼告訴她。打電話的時候,他好像沒什麼話說一樣,常常是一隔好久才說一句,她問他:“你——不想跟我說話?”

“誰說的,我這不是在聽你說嗎?”

她有時就不好意思再說了,怕說多了,他嫌她羅嗦。她發現他每天隻寫一個EMAIL,不管她寫多少個過去,他都隻寫一個回來。看得出來,她寫的EMAIL他都看了,而且有什麼需要回答的,都回答了,但他不多寫,每天隻寫一個。她覺得他好像是跟誰打了賭一樣,正在做一個有賭德的賭徒,絕不失言。

有一兩次,她試著一整天不寫EMAIL給他,看他還寫不寫。他仍然寫一個EMAIL來,問她有沒有生病。她想,他是不是編了個程序在AUTOMATICALLY回EMAIL?但是他EMAIL的內容又總是針對她寫過去的EMAIL的,真是把她搞糊塗了。

她想答辯完了就回中國去看他,因為她實在太想見到他了。她早已不再指望跟他破鏡重圓,她隻是想見到他,單純的見見,沒有什麼歪心思,很純潔的那種;也沒有什麼遠大目標,很目光短淺的那種;即使他是跟他深愛的女孩在一起也行,很百無廉恥的那種。她想起他最愛的一首英文詩,是雪萊的,其中有這麼幾句:

猶如飛蛾撲向星星,

又如黑夜追求黎明,

這一種遙遙的思慕之情,

早已跳出了人間的苦境!

她現在就覺得她對他的思慕之情,已經跳出了人間的苦境。愛他已不再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使她生活充實的東西,像她媽媽說的那樣:“人生在世,有一個人值得你全心全意地愛,是一種幸福,我們應該感謝那個使我們能這樣無私無我地去愛的人。”當然她媽媽無私無我地愛的是她,對她爸爸的愛,老媽還是要討價還價、不做虧本生意的。

但JASON就是那個值得她無私無我地愛的人,即便他不愛她了,他仍然是一個值得她愛的人。她想,平凡事裏麵寫到的那種“超越了情欲與婚姻的愛”其實也就是“跳出了人間苦境”的愛,不再追求婚姻,不再追求肉體的歡愉,隻是牽掛他,關心他,希望他幸福,想生活在一個有他的地方。

她先在網上把票定了,然後用EMAIL發一個COPY給他,這樣他就相信她真的買了票了。她在EMAIL裏說:我要回中國來看你,我已經買了票了,請你把你的地址、電話號碼告訴我。

她想,如果他叫她不回去,那就說明他實在是不想見她了,那她就不去打擾他了。不過按他的為人,她票都買了,他怎麼好意思叫她不回去?到了第二天上午他通常回EMAIL的時間,她收到了他的回信。

回信裏沒有他的地址或者電話號碼。他叫她別回中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