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海天相接處一片赤紅,浪花一波接著一波拍打著沙灘,海風徐徐吹來。本應撫動少女輕柔的發絲,可惜此處隻有一個男人,還是光頭,加上這海風似乎有些大,吹得這男人黑色長袍“呼呼”作響,使得應有的意境全無。
不過畫麵中的這男子也沒有心情去在意這意境,此時的他正看著那海上比平時我們所見的大上兩三倍的太陽發呆,不知在想些什麼。
他自然就是路小明。
先前拜師完後,道人原本打算教路小明修行,可路小明卻說希望道人能等等,他想晚上再看看星空,之後再學習修行之法。道人覺得有些奇怪,卻也沒問,就依了路小明的意願。
……
坐在礁石上發呆的路小明醒過神來時,天幕已經換上了黑色的外衣。
不過此時望向夜空的路小明再次呆住了。不知是因為夜空之中那如臉盆般大小的圓月太過明亮的關係,還是因為剛剛入夜的關係,此刻夜空之中能夠看見的星星少的可憐,真的很少,大概不足一千,而且完全沒有路小明期待中的那條銀河。
“怎麼會這樣?這是哪?”看著頭頂的這片天空,路小明心裏有些欲哭無淚。
要知道這裏可是毫無人跡的荒野小島,沒有絲毫其他光源影響,若是除去天上的月光和星光,估計就是完全的黑暗。在這種情況下還隻能看見如此之少的星星,那隻能說明天上的星星確實很少了。
當然,路小明還是抱著那兩個可能,也許是月亮太過耀眼?也許是入夜不夠深?所以他決定繼續等等看,等到深夜,等到月亮逝去……
他必須等等看!他隻能等等看。
……
海天相接處出現一抹魚肚白,預示著新的一天已經到來!
不過此時路小明卻並沒有因為新的一天到來而心情好好,看他那糾結在一處的眉頭,還有那迷茫且失落的眼神,顯然一晚的等待並沒有等到他想要的結果。
時間漸漸流逝,那一抹魚肚白也慢慢擴散開。天色逐漸變得明亮,而路小明卻不知何時低下了頭,雖然看不見他現在的神色,但想來應該不會太好。
忽然,一身著玄色道袍的高大道人毫無征兆的出現在路小明身旁,不過路小明卻沒什麼反應,依舊低著頭,看起來對道人的出現並不意外。
“怎麼?為何如此模樣?難道這星辰有何變化?怎會讓你這般失望?”
“沒……沒有,師父,我沒事。”
路小明這回答顯然有些敷衍,不過道人卻沒有再問什麼,隻是站在礁石上路小明的旁邊,望著天海交界處那條不斷擴大的紅線。
“呐,師父,如果要想看到這天外的景色,那得要什麼境界呢?”
道人看了路小明一眼,說道:“雖說元嬰之境就可以禦空而行,卻過不去這天外天,出竅境都也不行,不過到了出竅境便可以元神出竅,你肉身過不去,但元神是可以出去瞧瞧的。”
“第六大境出竅境嗎……,那師父你知道修到出竅境最快得多少年嗎?”
“這個倒是沒有記載過最快到達出竅境是何人,典籍中記載的一般都是飛升的仙人,或者是修到登仙境界的大修行者。在這些記載的大能之中,能在三千年內晉入登仙境的都已經是修煉飛快的天才或是有大機緣之輩,以此推算,能在八百年內修入出竅境者,已屬翹楚。”
“啊?!八百年?!!最快都要八百年嗎?”
聽得路小明這聲驚呼,道人轉過身來看著少年,笑罵道:“你小子知道個屁!”
“唉!”說完卻歎了口氣,又道:“你不知這修行之路從第四境金丹到第五境元嬰開始每一次大境晉升都有天劫,這天劫之威豈是等閑!修行之人為過這天劫,誰不是把自己修為壓了又壓,緊了又緊,隻期望渡劫之時真元修為再凝實一分,渡過天劫的可能再大一點。
修行之人誰不希望這天劫到來的時間能更遲一點,這樣渡過天劫活下來的可能就會再大一分。而修到元嬰之境就有近一千五百歲的壽命,平常修士渡劫都會在一千三百歲到一千四百歲這百年間,如此都會有數不清的修士渡劫失敗。
所以若是有人能八百歲時選擇渡那出竅境天劫且能渡過,這人會是何等自信強大,想必所謂天縱之才也不過如此啊!”
“哦……”路小明想著隻是要看看天外的景色都得再過八百年,到那時就算回去地球,又有什麼意義呢?不由有些意興闌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