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現代社會生活離不開包裝,包裝的發展也深刻地改變和影響著現代社會生活。
一、包裝策略與企業文化
產品包裝是企業形象最直接生動的反映,包裝形象包括企業標誌、商標、標準字體、標準色等企業形象諸要素。現代企業越來越注重產品的包裝形象(Packaging image),因為名牌的創立和認同,首先經過產品包裝形象的確立和認同;包裝產品經過大批量的、多次重複的展現和消費,其商品形象直接而有效地印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凡是科學的合理包裝,均能概括、鮮明、集中、深刻反映商品的品質內涵,展示企業的素質形象。此觀點得到企業界的廣泛認同,因此,包裝成為企業樹立形象、創造名牌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
國際上傑出的成功企業通常把包裝策略放在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業形象戰略中加以統籌考慮。從廣泛的意義上講,CIS實質上是企業整體形象的包裝;企業通過包裝,向人們展示其內在品質和完美形象,從而贏得市場和消費者。因此,企業整體形象包裝與包裝策略成為現代企業文化的主流。
二、包裝與資源和環境
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保護是全球生態的兩大熱點問題,包裝與其密切相關,並且成為這兩個問題的焦點之一。包裝製造所用材料大量地消耗自然資源,在包裝生產過程中因不能分解的有毒三廢造成對環境的汙染,數量巨大的包裝廢棄物成為環境的重要汙染源。這些因素均在助長著自然界惡性生態循環,世界各國為此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問題有所控製,但依然嚴峻。
(一)包裝與資源
地球的自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每一種物質的形成都需要漫長的時間。森林的大量采伐已嚴重破壞地球的氣候和生態平衡,我國森林麵積已不足國土總麵積的14%。包裝行業對資源的需求量巨大,如美國用於包裝的紙和紙板占紙製品總量的90%,這充分說明包裝消耗著相當數量的自然資源。各種包裝材料或容器的生產和使用均需要能源,其中以紙箱、紙盒包裝的生產最節能。
從省料節能觀點出發,包裝應力求精簡合理,防止過分包裝和誇張包裝;充分考慮包裝材料的輕量化,采用提高材料綜合包裝性能等措施探索容器薄壁化和尋求新的代用材料,在滿足包裝要求的前提下,用紙塑類材料代替金屬、玻璃包裝材料。目前,牛奶、果汁類飲料產品基本采用紙塑類複合包裝材料,並采用無菌包裝技術包裝,一方麵大量節省了包裝能源和成本,同時也較好地保持了食品原有風味和質量。此外,通過改進包裝結構,實現包裝機械化、自動化,加強包裝標準化和質量管理等也能達到省料節能之目的。
(二)包裝與環境保護
包裝在促進商品經濟發展的同時,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也日趨嚴重。據統計資料表明:我國縣以上城市固態垃圾年產量約2億t,美國約1.5億t,日本約0.5億t;其中包裝廢棄物發達國家約占垃圾總量的1/3,我國約占1/10,即每年達2000萬t。據日本的調查表明:包裝廢棄物中塑料占總量的37.8%、紙占34.8%、玻璃占16.9%、金屬占10.5%。在我們生活的周邊環境中,塑料造成的白色汙染到處可見,按照塑料在自然界的降解速度推算,我們生活的城市很快就會被塑料等包裝廢棄物所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