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刹那間,他幾乎有了讓這貓餓死的衝動,但轉而一想,貓是無辜的,又不是貓讓他父母那麼貧窮的,怎麼能怪貓呢?到底是誰讓他父母那麼貧窮的呢?他說不準。
以前學馬列的時候,還能從"剩餘價值"的角度分析分析,當然隻是偷偷在心裏分析一下而已,因為他爹媽不是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總不能說他們的貧窮是因為資本家把他們的剩餘價值給剝削走了吧?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很久,尤其是交不出學費買不起車票談不到女朋友的時候,他就鑽天覓縫地想這個問題:為什麼我的父母這麼貧窮?他們都是勤勞勇敢的中國人,一個是麵朝黃土背朝天幹了一輩子農活,另一個是風餐露宿走村串巷幹了一輩子木工活,但到頭來都窮得叮當響。這是為什麼?為什麼?
他直到現在也沒想明白為什麼,但他從很小起就在為改變自家的貧窮而奮鬥。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是這樣教育他:好好學習,不然就會跟你爹媽一樣,在鄉下窮一輩子!他可不願意一輩子待在鄉下,更不願意一輩子受窮——這是他學習的動力。就是憑著這股動力,他一路拚搏到了城市,進了大學,但不是他向往的一流大學,而是一所二流大學。
進大學之後才得知這樣一個事實:憑他的分數,如果他是A市戶口,他肯定能進A市的一流大學,但因為他是鄉下戶口,所以隻能進二流大學。原來歧視鄉下人是一流大學的校規!他差點兒氣暈!氣完之後還得接著讀二流大學。
本科快讀完了,他才發現用人單位也不待見鄉下人,他好不容易找了個工作,但不在一流城市A市,是在二流城市B市,而他的同學,凡是A市土生土長的,都在A市找到了工作。原來歧視鄉下人是一流城市的風氣!他又差點兒氣暈。氣完之後就發奮考研究生,結果連A市的二流大學也進不去了,隻得進B市的大學。
碩士快讀完的時候,他才發現工作市場也不待見鄉下人,幾年前他靠投簡曆還得到了B市幾個單位的回複,這次他親自跑B市的招聘會都沒人待見他。原來歧視鄉下人是城裏人的風氣!
這次他已經不氣了,氣有什麼用呢?氣了這麼些年,什麼也沒改變。先苟延殘喘讀博士吧,於是他開始讀博士,但他有種預感,等他讀完博士,可能連三流城市的工作都找不到了。他讀學位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工作市場縮水的速度,更趕不上全國歧視鄉下人的速度。他怎麼讀都是個鄉下人,都不能把城裏當官的讀成他的親戚,也就永遠進不了城裏的單位。正愁著讀完博士又該怎麼辦的時候,他偶然聽說了老楊這個老鄉,並且聯係上了,這終於讓他看到了一線曙光——出國。
老楊說:"出國吧!你看我,跟你一樣,出生鄉下,沒權沒勢,在國內哪兒都混不出人樣來。現在我出了國,住洋房,開汽車,娶了漂亮老婆,還可以生一群崽兒,比縣長過得還滋潤,等我畢業找了工作,拿了綠卡,就把我鄉下的爹媽接出來享福。"
這個前景太有誘惑力了!尤其是最後那句。
他這些年一直沒動過出國的念頭,主要是不願拋下爹娘。他是家中唯一的兒子,他不奉養父母誰奉養?但他越來越發現如果在國內發展,他這一輩子都甭想奉養父母,拿什麼奉養?像他這種情況,靠工資連老婆都討不起,更別談奉養父母了。但他剛從思想上想通了奉養父母的問題,一個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他有了女朋友。
好在雲珠很支持他出國,可以說比他自己還支持:"去吧,去吧,國內現在這麼講出身講關係,你在這裏混不出名堂來的。還是去美國打拚吧,我聽說你這樣的人在美國最吃香。"
他有點兒羞澀地說:"可是我舍不得你。"
"那你就盡快把我辦出去。"
"怎麼辦?"
"幫我找個語言學校。"
"我走了,你會不會把我忘了?"
"我就怕你把我忘了。"
"我怎麼會忘了你?"
"我怎麼會忘了你?"
他臨走前的那段時間,雲珠不時找個理由誆過爹媽,到他的寢室來過夜。他的室友回家了,寢室就是他和雲珠的天下。兩個人擠在他的單人床上,瘋狂地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