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正式開學的日子就要到了,羅寒也要回到那個除了這裏之外生活時間最久的地方了。
是的,就是那個高中所在的縣城。其實羅寒也算半個縣裏人了,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羅寒和妹妹羅星就被父母拜托在縣裏的阿姨家裏,在縣裏就讀小學。說到為什麼轉學,原因是在那裏的小學畢竟是農村小學,各種資源受到限製,教學條件也不是很好,小學時候和羅寒一起上學的許多同學都轉到其他學校去了。羅寒的父母當然也要為兒子和女兒找更好的就讀學校了。於是,羅寒就在阿姨家住下,然後在第一小學讀六年級;而羅寒的妹妹羅星則是暫時住外公家,就讀第三小學。是因為怕照顧兩個孩子麻煩,所以羅寒和羅星分別讓羅寒的阿姨和外公照顧
於是羅寒就在第一小學完成了小學學業,進入了初中,然後住進了學校,於是就有了後麵的故事,而之後羅寒的妹妹則是轉學到了第一小學,然後住在阿姨家裏。同一年,羅寒的奶奶被檢查出患心髒病,於是也不能在老家常住了,為了避免發生危險,羅寒的奶奶也住進了阿姨家,也算順便照顧還在讀小學的羅星
其實羅寒在家鄉的這兩個星期並沒有以前過的快樂,少了一些人,就好像少了一些什麼。同伴,不知道什麼時候,大家的人生就開始了裂變,也許就是當時羅寒轉學去縣城裏的時候,除了羅寒,當時的玩伴都留了下來,他們的父母或許不想羅寒的父母那般,認為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他們認為讀完小學或者讀完初中會認識字就可以了,他們並不奢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鳳凰,因為他們不敢想象
羅寒初中畢業了,那群小夥伴也初中畢業了。當時小學畢業說好的要一起讀初中,可是他們的父母幫他們選擇了鎮上的一所初中……
現在初中畢業了,大家以前說好了要一起上高中,可是,這次他們的父母依舊替他們做了選擇——不讀高中
他們的父母覺得他們沒必要讀高中,這次中考的成績,他們也是剛剛上線而已,不像羅寒成績那麼出類拔萃。他們認為沒必要浪費讀高中的錢,還不如讓孩子去打工,早點學會掙錢,早點學會在社會摸爬滾打比較現實
羅寒覺得很失望和無奈,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羅寒記得補課回來後有一天那個一直玩到大的夥伴,自己最好的鄰居李劍他說買了火車票了,要到市裏麵去打工。羅寒心裏很疼,直到李劍離去的時候,羅寒都沒有去送。而羅寒的另一個小夥伴則選擇再讀一次初三。因為年紀和羅寒一樣太小,出去打工的話沒人會要,而且再讀一遍初三的話,能考上高中讀也是不錯的,至少高中畢業再出來打工更好找工作,不是嗎?
在那遙遠的山村,有些人叫做農民,他們樸實,他們善良,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不敢想象自己的孩子以後能發達,他們唯一會做的就是努力點讓孩子過上好點的生活,讓自己的孩子能有養活自己的能力。他們不知道社會的爾虞我詐,不知道官場的勾心鬥角,不知道現實的殘酷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