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張陽迷迷糊糊從床上爬起來,天已大亮。
他打著哈欠走出臥室,看到父母已經吃完早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桌上還給他留著早點。
母親看到張陽起來,就開始嘮叨起來:“兒子啊,就算你考上大學,以後的路還長著呢,不能這麼懶散下去,假期也要記得鍛煉身體,看看其他書籍,充實充實自己。”
“哎!”張陽答應一聲,便打著哈欠去洗漱了。
吃完早飯,父親便說道:“張陽啊,你考上仁文大學的事,我昨晚已經告訴你爺爺奶奶了,今天正好是周末,咱們一家就去看看你爺爺奶奶,給二老當麵報個喜。”
張陽無奈的笑了一下,點了點頭道:“好嘞。”
一家人打扮妥當,父親破例叫了一輛出租車,一家人風風火火的穿城而過,向城市的另一邊駛去。
一個鍾頭後,張陽一家人就到達了近郊的老家。
幾人一進門,奶奶就從院子裏的小廚房迎了出來。
上前就捧住張陽的臉笑道:“我的大孫子,可出息了,考上重點大學,這可真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啊。”
張陽為人一向低調靦腆,被這麼一說真有些不好意思,忙岔開話題問道:“爺爺呢?”
奶奶臉一本說道:“還能去做什麼,去古玩市場了唄,家裏這麼多事,他倒好,一拍屁股走人了。今早可是他一一打電話,把家裏的親戚都喊來了!”
“啊!?……”三人異口同聲的叫了出來。
張陽的父母一看,這一大桌子飯菜得忙乎,兩口子就和奶奶一起擠進小廚房忙乎了起來。
讓張陽自己去客廳待著,他看了一會電視,覺得沒什麼意思,索性也向古玩市場逛了過去。
安淮市是一個小城市,在全國來說勉強能算是一個四線城市,它坐落在長江流域附近,這裏古往今來,繁榮過,衰敗過,大大小小的戰爭更是打了無數次,再加上安淮市還搭界隋唐大運河遺址,使得這個小城市出土了很多有名的文物,並且擁有全國數一數二的古玩市場---安淮古玩市場。
張陽慢悠悠的走進了古玩市場的大門,隻見這裏到處一片人山人海,市場道路兩旁的店鋪裏,街攤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古董,但是張陽知道,這裏多半都是贗品。
每年氣候怡人的季節,都會有全國各地的大款,土豪,跑到這裏想要拾漏,結果無一例外的被當成肥羊痛宰一頓。
張陽輕車熟路的轉到一家不大的店鋪裏,看到爺爺果然坐在店內,和朋友在聊天。
一看到張陽進來,爺爺大笑道:“張陽來了啊!好!好!老俞頭,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孫子張陽,今年剛考上中海市的仁文大學。”
老俞頭噢了一聲,仔細審視了張陽一下說道:“好啊,好!真是少年才俊啊,有你爺爺當年的風采,老張!什麼也別說了,請客!請客!”
“那是必須的!我先回了,咱們改天再敘!”爺爺滿臉喜色的拉著張陽起身告辭。
一路上不斷有人給他打招呼。
“張老走了啊!我這有件貨,您改天過來給把把關?”
“張老!回了啊?”
“唉!改天改天!這是我孫子,今年考上仁文大學了!”
“……!”
張陽的爺爺退休前是一名曆史老師,名叫張全智,喜好研究曆史文獻,和古玩玉器,就職安淮大學,別看這大學不出名,卻出了他這位眼神毒辣的鑒寶師。
因為人豪爽,幫人鑒定古玩基本不收好處費,一直被安淮市的古玩界人士所尊敬,又因好酒脾氣大,人送外號張飛。
這爺孫二人回到了家,就看到客廳裏已經坐滿了人,七大姑八大姨,叔叔大伯盡數到來。
一看到張陽,就調笑著叫起大學生來,眾人圍著爺爺欣賞著他那張皺巴巴的錄取通知書,就好像是在看一張大額的銀行支票,滿是羨慕之色。
午飯的餐桌上,大家喝的非常盡興,張陽也被以體驗社會為由,灌的暈頭轉向。
席間,不斷有家中的親戚誇獎張陽有出息,稱讚張陽的父母教子有方,以後還要多向他們取取經,看看能不能再培育出一個重點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