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愛恨(3)(2 / 2)

“沈侯,你知道我爸爸是怎麼死的嗎?”

因為怕曉晨傷心,沈侯從不打聽,隻聽曉晨偶爾提起過一兩次,他小心地說:“車禍去世的。”

“車禍隻是最後的結果,其實,我爸是被我逼死的。”

“什麼?”沈侯大驚失色地看著曉晨,摸了摸她的額頭,擔心她被顏媽媽打傻了。

顏曉晨帶著沈侯找了個避風的地方坐下。

河岸對麵是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看似絢爛,卻和他們隔著漆黑的河水,遙不可及。昨夜河岸兩邊都是放煙花的人,今晚的河岸卻冷冷清清,連貪玩的孩子也不見蹤影,隻有時不時傳來的炮響才能讓顏曉晨想起這應該是歡歡樂樂、合家團圓的新年。

沈侯把他的羽絨服帽子解下,戴到顏曉晨頭上,“冷不冷?”

顏曉晨搖搖頭,“你呢?”

“你知道我的身體,一件毛衣都能過冬。”沈侯把手放到她的臉上,果然很溫暖。

顏曉晨握住了沈侯的手,似乎想要給自己一點溫暖,才有勇氣踏入冰冷的記憶河流。

“我爸爸和我媽媽是小縣城裏最普通的人,他們都沒讀過多少書,我爸爸是木匠,我媽媽是個理發師,家裏經濟不算好,但過日子足夠了,反正周圍的親戚朋友都是做點小生意,辛苦討生活的普通人……”

顏爸爸剛開始是幫人打家具、做農具,後來,跟著裝修隊做裝修。他手藝好,人又老實,做出的活很實誠,很多包工頭願意找他。隨著中國房地產的蓬勃發展,需要裝修的房子越來越多,顏爸爸的收入也提高很快,再加上顏媽媽的理發館生意,顏曉晨家在周圍親戚中算是過得最好的。解決了溫飽問題,顏爸爸和顏媽媽開始考慮更深遠的問題,他們沒讀過多少書,起早貪黑地掙著辛苦錢,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像自己一樣,正好曉晨也爭氣,成績優異,一直是年級第一。一對最平凡、最典型的中國父母,幾經猶豫後做了決定,為了給女兒更好的教育,在顏曉晨小學畢業時,他們拿出所有積蓄,外加借債,在市裏買了一套小二居室的舊房子,舉家搬進了市裏。

對縣城的親戚朋友來說,顏曉晨家搬進市裏,是鯉魚躍了龍門,可對顏曉晨自己家來說,他們在市裏的生活並不像表麵那麼風光,縣城的生活不能說是雞頭,但城裏的生活一定是鳳尾。顏爸爸依舊跟著裝修隊在城裏做活,不但要負擔一家人的生計開銷,還要還債,顏媽媽租不起店麵,也沒有熟客,隻能去給別人的理發館打工,可以說,他們過得比在小縣城辛苦很多,但顏爸爸和顏媽媽不管自己多苦,都竭盡所能給曉晨最好的生活。小顏曉晨也清楚地感覺到生活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在小縣城時,她沒覺得自己和周圍同學不同,可到了市裏後,她很快感覺到自己和周圍同學不同。同學的爸媽是醫生、老師、會計師、公務員……反正作文課,他們寫《我的爸爸媽媽》時,總是有很多光鮮亮麗的事情,顏曉晨寫作文時卻是“我媽媽在理發店工作,幫人洗頭發”。別的同學的爸媽能幫到老師忙,會給老師送從香港帶回的化妝品,顏曉晨的爸媽卻隻能逢年過節時,拿著土特產,堆著笑臉去給老師拜年。同學們會嘲笑她不標準的普通話,老師也對她或多或少有些異樣的眼光。

半大孩子的心靈遠超大人想象的敏感,顏曉晨很容易捕捉到所有微妙,雖然每次爸爸媽媽問她“新學校好嗎,新同學好嗎”,她總說“很好”,可她其實非常懷念小縣城的學校。但她知道,這是父母付出一切,為她鋪設的路,不管她喜歡不喜歡,都必須珍惜!經過一年的適應,初二時,顏曉晨用自己的努力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很強大的保護傘。她學習成績好!不管大考小考,每次都拿第一,沒有老師會不喜歡拿第一的學生。顏曉晨被任命為學習委員,早讀課時,老師經常讓顏曉晨幫她一起抽查同學的背誦課文,孩子們也懂得應該尊重有權力的人。有了老師的喜歡,同學的尊重,顏曉晨的學校生活就算不夠愉快,至少還算順利。

顏爸爸、顏媽媽看到顏曉晨的成績,吃再多的苦,也覺得欣慰,對望女成鳳的他們來說,女兒是他們生活唯一的希望,他們不懂什麼科學的教育理念,隻能用勞動階級的樸素價值觀不停地向她灌輸著:“你要好好學習,如果不好好學習,隻能給人家去洗頭,洗得手都掉皮,才賺一點點錢。”

“你看看李老師,走到哪裏,人家都客氣地叫一聲‘李老師’,不像你爸媽,走到哪裏,都沒人用正眼看。”

顏曉晨家就是城市裏最普通的底層一家,勤勞卑微的父母,懷著女兒能超越他們的階級,過上比他們更好生活的夢想,辛苦老實地過著日子。顏曉晨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高考成績很好,她填寫了自己一直想讀的一所名牌大學的商學院,就等著錄取通知書了,老師都說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