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蔚藍的、不含一絲雜質的天空之中,明媚柔和的陽光照射下來,照到大羅仙山的群峰之上。
連綿的群山,筆直如削,插天直立。群山之中,無數條萬丈瀑布,傾瀉而下,仿佛萬千玉龍。
氤氳的水氣形成一股七彩的虹光,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
此處不是別處,正是玄黃大世界仙道正宗——大羅仙宗的所在地。
仙宗之內,大大小小、高矮不一的山峰之上,有的開滿鮮花,建造了許許多多的宮殿;有的鬆樹盤根,枝葉虯張,顯現出太古的氣息;有的則寸草不生,蒼冷肅殺……
萬千景象,不一而足。
其中,在大羅仙宗最外圍的一座低矮的山峰上,一縷縷青煙升騰而起。
這青煙不是炊煙,而是煉丹時散發出的煙霧。
山峰之上,一座方正古樸、青瓦白牆的院落之中,一名少年手持一把火扇,麵對一個五尺多高、三人合抱才能抱的過來的巨大圓形藥鼎,不停地煽風點火。
少年名叫葉淩霄,是大羅仙宗中的一名護爐弟子。此時的他全神貫注,一絲不苟。
葉淩霄時而緊鑼密鼓大力煽火,巨大的火焰快要高過頭頂,整個爐鼎被燒的赤紅一片,映照的他瘦削的臉龐也紅彤彤一片;時而緊急收緩,放慢速度,一刻鍾才煽動一下,保持爐底的火焰,隻有巴掌大小;時而拿出旁邊用白玉淨瓶裝著的、事先精確稱量的天然雨露,澆灌在鼎身正中偏下二尺一寸的地方……
葉淩霄的每一步動作,都嚴格按照方寒山師兄交給他的《護爐冊之辟穀丹後篇》進行,不會有絲毫偏差。
為了這一爐丹藥,葉淩霄已經三天三夜未曾合眼,眼中布滿血絲。換做普通人此刻早會累的不行,但葉淩霄身為修仙者,修煉已有五年,雖然修為一直滯留在鍛體境一層,但體力早已非常人所及。所以雖然疲累,但還能堅持。
看護丹爐是一份苦活,其他的雜役弟子避之唯恐不及,葉淩霄卻是自己主動要求過來的。
很多人私下裏覺得葉淩霄是個傻子,對於此,葉淩霄向來一笑置之,從不理會。
在他看來,傻的並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自己不遠萬裏、費盡辛苦拜入大羅仙宗,雖然因為一無家世倚仗,二無絕頂資質,隻能從雜役弟子做起,但絕不甘心一直做雜役。
自己要的,是參悟大道,尋求長生,最終成為一名威能無量的不死真仙!
不過修仙之路何其艱難。作為一名雜役弟子,日夜辛苦勞作,也僅能換取一點微不足道的修煉資源,別說成就真仙了,就連成為大羅仙宗的外門弟子,都可望而不可及。
但葉淩霄從未想過放棄。日夜辛勞,專門領取其他雜役弟子認為苦不堪言的護爐工作,便是為了學習煉丹技巧,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煉製出一枚丹藥。
大羅仙宗有規定,隻要弟子能夠獨力煉製成功任何一種丹藥,並通過宗門考核,便立刻可以獲得“外門弟子”的身份。從此脫離猶如奴仆的雜役弟子行列,成為真正被宗門認可的弟子。
不單身份地位大大提升,獲得的修煉資源也會更多。這對於葉淩霄的修仙之路,大有益處。
心中有了目標,做很多事情,就不覺得那麼累了。
房間之中丹藥的香氣越來越濃鬱,葉淩霄看了一下時間,知道還有一盞茶的時間就要煉製完畢了。
他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全神貫注煉製丹藥。
豆丁小火,三寸文火,七寸武火,一尺烈火……丹爐中每一刻的火候,都被葉淩霄掌控的遊刃有餘。
最後一刻,熄火,完畢!
葉淩霄停止了搖動手中的火扇,因三天不眠不休導致略顯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據《護爐冊》中記載,接下來丹爐中的靈藥汁液會快速地吸收爐鼎的溫度,凝結成丹。
原本滾燙的丹爐能瞬間冷卻下來,爐內也不再有藥香逸出,便標誌著辟穀丹煉製成功了!